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涛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换热
  • 2篇热流密度
  • 2篇航天
  • 2篇航天器
  • 2篇高热流密度
  • 1篇导热
  • 1篇导热模型
  • 1篇地球静止轨道
  • 1篇动态仿真
  • 1篇阵列射流
  • 1篇射流
  • 1篇射流冲击
  • 1篇强化换热
  • 1篇热沉
  • 1篇热分析
  • 1篇热控
  • 1篇热设计
  • 1篇热系数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机构

  • 6篇上海卫星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徐涛
  • 4篇董丽宁
  • 3篇王江
  • 3篇曹建光
  • 2篇朱丽瑶
  • 2篇陈彬彬
  • 1篇江世臣
  • 1篇王淦泉
  • 1篇赵小翔
  • 1篇孙大强
  • 1篇翟载腾
  • 1篇胡炳亭
  • 1篇谢龙
  • 1篇陈钢

传媒

  • 2篇上海航天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红外技术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小通道表面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电子器件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设计了阵列式射流与微小通道热沉相结合的闭环回路冷却系统,并进行流动及换热性能测试.通过实验探索了系统运行工况参数如流量、背压、工质除气和入口过冷度对冷却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结构尺寸参数(射流孔形状、射流孔直径d、射流高度H)下热沉换热及流动性能的差异.实验数据与现有文献中经验关系式的预测结果相符.
朱丽瑶董丽宁王江徐涛曹建光
关键词:高热流密度换热系数
超高功率短脉冲作用下薄壁金属的热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短脉冲高功率热流作用下的薄壁金属导热问题,基于傅里叶导热模型,采用固液耦合计算方法对金属瞬态温度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分析了液体工质流速及固体材料物性参数对金属温度瞬态响应和分布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响应特性与时间尺度有关,在单次脉冲作用下,在ms量级内热量才能开始通过水侧对流散热散出,25ms后金属内部温度渐趋平衡;在连续脉冲作用下,金属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一定时间后温度变化达到动态平衡,壁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停止加热后,在2s内温度逐渐降低至初始状态。提高水的流速和固体壁面热扩散系数均可降低壁面温度,且缩短温度趋衡所需时间。
董丽宁王江陈钢陈彬彬徐涛
关键词:高热流密度热分析温度分布
航天器动态热分析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传统航天器热控系统只能在特定输入条件下才能保持理想输出,自适应热控系统则具备较高鲁棒性,自适应热控技术的动态热分析技术是其设计与应用层面的关键技术。基于航天器热分析软件求解原理,提出了自适应热控技术的动态热分析方案;针对辐射、对流和导热三类自适应热控技术的热控方式及仿真特性,提出了各类自适应热控技术的动态仿真能力需求及具体仿真方案;对各类动态热分析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所提出的航天器动态热分析技术对自适应热控技术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对高适应能力热控体系研究与方案设计具有重要价值。
谢龙翟载腾孙大强徐涛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自适应动态仿真
航天器高热流射流冷却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3
2016年
基于航天器高热流密度散热的需求,综述了国内外近年单孔和阵列受限式浸没射流技术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射流结构和试验工况等因素对单相/两相换热及流动性能的影响,列出了射流冷却实验研究的条件和结果,分析了换热机理和影响规律。给出了单/多微小通道、冲击表面处理等射流冷却强化结构的研究结果,概括了微通道、肋片和微纳涂层等表面结构对射流冲击换热的原理和强化效果。
朱丽瑶曹建光董丽宁徐涛
关键词:航天器阵列射流强化换热肋片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热设计被引量:7
2011年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是FY-4卫星的主要载荷之一,可实现对地的多光谱观测。辐射计在轨运行期间承受复杂的外热流环境,为保证高质量的成像品质,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热设计。根据地球静止轨道和辐射计构型特点,分析了热设计的特点,并对仪器进行详细的热设计和热分析,计算结果证明了热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胡炳亭徐涛江世臣王淦泉
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热设计
平行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重力无关性研究
2016年
为验证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散热技术在空间的适用性,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平行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重力无关性。搭建了两相流体回路系统,设计了水力直径0.91mm、倒梯形截面的平行微细通道铜基热沉,通过电火花腐蚀技术在铜基加热器表面刻蚀制作微细通道,两者集成一体。由实验分析了-90°~90°不同重力倾角下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结果发现:不同流量下不同重力倾角的微细通道的沸腾曲线基本吻合,临界热流值基本一致,表明微通道不仅强化换热能力,而且削弱了重力对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处于文献中Bo准则和Fr准则的重力无关性区域内,验证了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具一定程度的重力无关特性,地面上测得的微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等实验数据能安全有效用于空间环境的热控设计。
陈彬彬董丽宁徐涛王江赵小翔曹建光
关键词:微细通道换热热沉临界热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