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 作品数:8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武警浙江省总队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丰富环境刺激对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由严重创伤或非创伤性颅脑损伤导致的一类以唤醒障碍和/或意识改变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1],由调节唤醒和意识的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分为昏迷、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或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nresponsive wakeful state,UWS)和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2]。目前关于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案很少,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舱治疗、运动疗法、感觉刺激输入治疗以及神经调控治疗等方案[3],但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4]。研究发现FDG-PET/CT检查有利于评估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情况[5],也有研究指出社区老年患者中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高水平教育是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风险的保护性因素[6]。 王晓阳 周卫 刘克洪 韩春 白弘照 胡晓华关键词:高压氧舱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 植物状态 丰富环境量化刺激与常规康复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丰富环境量化刺激与常规康复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收治的60例TBI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6~72岁[(41.6±13.2)岁]。损伤部位:额颞叶损伤37例,脑干损伤9例,丘脑损伤14例。损伤类型:脑挫裂伤36例,脑内血肿24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11例,9~12分34例,13~15分15例。病程(19.2±5.4)d。3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4个周期共计28 d的丰富环境量化刺激(量化刺激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2个及第4个治疗周期的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脑波α/δ比率(ADR)。比较第4个治疗周期结束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末次随访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8.3±2.5)个月]。两组治疗前CRS-R评分、ADL评分、脑波AD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量化刺激组第2个治疗周期的CRS-R评分、ADL评分、脑波ADR分别为(13.03±0.73)分、(14.83±0.95)分、0.35±0.11,均高于常规康复组的(11.18±0.14)分、(8.74±0.43)分、0.29±0.09(P<0.05);量化刺激组第4个治疗周期的CRS-R评分、ADL评分、脑波ADR分别为(17.83±0.23)分、(52.93±10.75)分、0.44±0.11,均高于常规康复组的(13.67±0.35)分、(40.56±7.15)分、0.37±0.07(P<0.05)。两组内CRS-R评分、ADL评分、脑波ADR第2个治疗周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第4个治疗周期较第2个治疗周期均进一步提高(P<0.05)。第4个治疗周期结束时量化刺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低于常规康复组的36.7%(11/30)(P<0.05)。末次随访时量化刺激组GOS预后良好率为80.0%(24/30),优于常规康复组的66.7%(20/30)(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丰富环境量化刺激治疗TBI后意识障碍患者, 刘克洪 董天华 韩春 周卫 王晓阳 胡晓华关键词:脑损伤 意识障碍患者中西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21年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包括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UWS)和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 state of consciousness,MCS)。近年来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转归成为本专业的研究热点。意识障碍患者意识转归的发生可能是自发出现的,也可能是药物、电或磁等因素刺激引起的。药物治疗目前是治疗意识障碍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且相关研究较多。因此,本文从药物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唑吡坦、金刚烷胺、巴氯芬等西药和安宫牛黄丸、醒脑静等中成药对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好转的作用。 周卫 刘克洪 胡晓华 林桠君关键词:唑吡坦 金刚烷胺 药物治疗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误诊后康复1例 2014年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地到康复科进行诊疗。对于这些患者,康复医师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需积极寻找各种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干预。现报道1例以脑出血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康复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而行化疗、放疗和康复训练,最终康复出院。 陈广城 毛雅君 周卫 李辉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康复医学 诊后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患者 康复医师 植物状态患者家属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的调查植物状态(VS)患者家属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康复治疗的51例VS患者家属,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属的一般信息,家属对患者状态的评价以及GAD-7量表评定等,并分析患者家属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1例患者家属中非焦虑状态31例,焦虑状态1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非焦虑组与焦虑组患者年龄、家属文化程度及家属认为患者未来正常生活的可能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及家属认为患者未来正常生活的可能性为患者家属发生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年龄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年龄与患者家属GAD-7评分呈弱相关(r=-0.493,P<0.05);患者正常生活可能性微弱的患者家属GAD-7评分显著高于可能性较强的患者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及家属认为患者未来正常生活的可能性大小是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因素。 高刘传 胡晓华 周卫 袁毅 徐莹莹 董燕关键词:植物状态 家属 焦虑 中药敷脐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间歇导尿法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用中药敷脐治疗,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膀胱容量和单次排尿量均明显提升,而残余尿量则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容量和单次排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 周思薇 毛雅君 李辉 周卫 汪曙光 袁毅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中药敷脐 外源性硫化氢对颅脑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NF-κB/IκB调节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颅脑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核因子Kappa B/抑制蛋白(NF-κB/IκB)调节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硫化氢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型组构建PTSD动物模型。低剂量硫化氢组以幽闭电击法建立PTSD模型,电击前20 min给予1.68 mg/kg硫氢化钠(NaHS)腹腔注射处理;中剂量硫化氢组以幽闭电击法建立PTSD模型,电击前20 min给予3.20 mg/kg NaHS腹腔注射处理;高剂量硫化氢组以幽闭电击法建立PTSD模型,电击前20 min给予6.40 mg/kg NaHS腹腔注射处理。比较各组Morris水迷宫(MWM)评分、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标准(NSS)评分、海马区细胞凋亡灰度值、NF-κB/IκB通路p65、pIκBα/IκBα表达情况,并观察各组海马区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NSS评分高于对照组,穿越平台位置次数、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硫化氢组以上指标改善显著(P<0.05);高剂量硫化氢组与对照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位置次数、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占比、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区细胞凋亡灰度值高于其他各组(P<0.05);硫化氢组灰度值改善显著(P<0.05)。模型组p65、pIκBα/IκBα高于对照组(P<0.05),硫化氢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颅脑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少海马区细胞的凋亡,抑制NF-κB/IκB通路表达,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NF-κB/IκB丰富生理功能为PTSD多靶点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周卫 胡晓华 刘克洪 王晓阳 白弘照 袁毅 高刘传关键词:颅脑创伤 神经保护 NF-ΚB/IΚB 外源性硫化氢 应激障碍 康复治疗配合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配合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对照组75例行康复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纤溶系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高于对照组的77.33%(P<0.05)。2组治疗后纤溶系统指标、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有利于维持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动态平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血液流变学。 周卫 胡晓华关键词:脑梗死 化痰祛瘀汤 纤溶系统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