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细霞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毕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旅游
  • 4篇石漠化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农业
  • 3篇农业
  • 2篇石漠化治理
  • 2篇土壤
  • 2篇农业经济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旅游
  • 2篇喀斯特石漠化
  • 2篇共建
  • 2篇共建模式
  • 1篇多样性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机构

  • 6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毕节学院
  • 4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邹细霞
  • 5篇樊云龙
  • 4篇熊康宁
  • 4篇杜芳娟
  • 1篇罗绪强
  • 1篇陈浒
  • 1篇龚胜生
  • 1篇苏孝良
  • 1篇赵朝芬
  • 1篇刘艳鸿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神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选择贵阳市典型的岩溶盆地乌当区东风镇作为研究区,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对林地、灌丛、草地、农田、温室大棚5种类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各样地白天气温呈:大棚>草地>农田>灌丛>林地,最高温度出现在14:40左右;(2)各样地土壤温度峰值较气温峰值滞后约1小时,升温时间较长,降温时间较短,且随着地表植被的减少土壤温度的日较差增大;(3)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峰值逐渐滞后,土壤温度日较差逐渐减小。早晨土壤底层温度大于表层,此后逐步转变为"下低上高"的温度态势。
樊云龙邹细霞罗绪强
关键词:土壤温度土地利用日变化
喀斯特高原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4
2010年
选择贵州喀斯特高原三个典型地貌单元作为研究区,于2009-05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共获土壤动物3992只,隶属于5门10纲26目,共31个类群,优势类群为弹尾目(Collembola)、甲螨亚目(Oribatida)、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常见类群为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近孔寡毛目(Plesiopora)、双翅目(Diptera)、双尾目(Diplura)。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喀斯特植被的不断退化,土壤动物数量不断减少,表现为林地>灌丛>草地>石漠化地;类群数亦呈减少趋势。各演替阶段土壤动物表聚性明显,但人为干扰(如翻耕等)可导致土壤动物出现逆分布现象。土壤动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从林地到石漠化地逐渐减小。
樊云龙熊康宁苏孝良陈浒邹细霞
关键词:土壤动物石漠化演替阶段群落特征多样性
贵州长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调查评估贵州省区域人口长寿水平状况。方法选择新的评价指标:(1)9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LI%);(2)百岁老人占9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CI%);(3)百岁老人占65以上老龄人口万分比(UC)等综合分析。结果在长寿人口的城乡分布中,乡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最高,但长寿人口比例却是最低的。通过多种长寿指数的分析发现,在全省各市州中,六盘水市显示出较高的长寿水平。在县域水平上也并未显示出社会经济较发达地区长寿水平高,可见长寿水平较高的地区并非经济发达地区。结论长寿水平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气候、环境以及个人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樊云龙赵朝芬龚胜生邹细霞刘艳鸿
喀斯特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共建模式设计——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生态农业为例
根据喀斯特农业经济的特征、乡村旅游发展动因及意义分析,并以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贵州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为例,探讨喀斯特农业资源的旅游价值。结合其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设计出王家寨的旅游开发模式为生态种植园,羊昌洞的旅游开发模...
邹细霞杜芳娟
关键词:农业经济乡村旅游共建模式
文献传递
石漠化旅游:生态重建与保护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6
2012年
石漠化生态系统是结构和功能都退化了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该系统已不能支持喀斯特系统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出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态文明不和谐现象。要缓冲和改变此现象,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石漠化,另一方面要改变某些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石漠化旅游是以石漠化地质景观、喀斯特本土文化景观、石漠化治理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的旅游类型,它可以作为生态重建和修复的辅助途径和方法,利用经济反哺生态进行生态扶贫,既能解决当地居民生计、促进社会文化转型(改变传统农耕文化),又能改变当地产业结构和丰富小众旅游类型。
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樊云龙
关键词:生态重建文化构建
喀斯特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共建模式设计——以清镇市王家寨及羊昌洞生态农业为例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首选的旅游类型,因此,乡村旅游迅猛发展起来。乡村旅游开发给农村特别是喀斯特高原山区的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通过喀斯特农业经济的特点、乡村旅游发展动因,以及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邹细霞
关键词:农业经济乡村旅游共建模式
文献传递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与社区旅游系统耦合研究——以清镇羊昌洞为例被引量:9
2009年
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是制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加强和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需要考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有效耦合的问题。本文以清镇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羊昌洞社区为例,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结合野外实地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过程、途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以石漠化治理为切入点,把旅游开发纳入石漠化治理工程,将石漠化治理形成的人文景观视为旅游资源,并结合生态农业及社区特色资源和条件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使社区生态农业与旅游系统有效耦合。耦合后的系统,可以产生强大的系统功能,对石漠化治理成果巩固、社区居民增收及资源有效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社区旅游
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2年
本文阐述了喀斯特石漠化旅游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开发目的,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影响因赤,并建立问题假设树对社区居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景观是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模武的成功与否是影响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状态。
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樊云龙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