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乳癌
  • 1篇数字减影
  • 1篇数字减影血管...
  • 1篇特异
  • 1篇特异度
  • 1篇全数字
  • 1篇全数字化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肿瘤
  • 1篇钼靶
  • 1篇钼靶X线
  • 1篇腺癌
  • 1篇小乳
  • 1篇小乳癌
  • 1篇良恶性
  • 1篇灵敏度

机构

  • 4篇安徽省太和县...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4篇顾晓艳
  • 2篇谢玉海
  • 2篇赵耀
  • 2篇胡东
  • 1篇钱银锋
  • 1篇李小虎
  • 1篇潘博
  • 1篇侯唯姝
  • 1篇杨杨
  • 1篇齐晓琳
  • 1篇张潇潇
  • 1篇鞠然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小乳癌进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乳癌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及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检查阳性准确性;比较两组的血管影增多、增粗、局部结构紊乱、不规则致密影、结节影、微细钙化等阳性检出率。结果: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组的临床阳性检出率为93.3%(28例)、超声检查组的临床阳性检出率为70.0%(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组的血管影增多、增粗、局部结构紊乱、不规则致密影、结节影、微细钙化等阳性检出情况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乳癌病人进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临床检查准确性较高,有助于观察小乳癌内部病灶组织变化情况,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张潇潇赵耀鞠然齐晓琳顾晓艳杨杨
关键词:小乳癌钼靶X线全数字化
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的肺腺癌患者80例共90个结节,其中原位癌8个、微浸润腺癌34个、浸润性腺癌48个,将其分为研究组(浸润性腺癌)和对照组(原位癌及微浸润腺癌)。比较两组体积、三维长径、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等人工智能定量参数的差异,评估定量参数对肺腺癌侵袭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体积、三维长径、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和最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维长径(优势比2.020,P=0.034)、最大CT值(优势比1.008,P=0.013)是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侵袭性的独立影响因子。由三维长径和最大CT值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01,阈值为2.432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和71.43%。结论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对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以三维长径和最大CT值建立的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
谢玉海李小虎侯唯姝顾晓艳钱银锋高续胡东游利东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人工智能X线计算机
CTA与DS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DSA诊断脑动脉瘤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8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行256层CTA和DSA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比CTA和DSA检查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时间。结果68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检查,其中22例前交通动脉瘤,占32.35%;2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占30.88%;25例双侧交通动脉瘤,占36.76%。256层CTA检出率(97.06%)与DSA检出率(98.53%)比较,P>0.05。256层CTA诊断特异度(96.97%)、灵敏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50.00%)与DSA(98.51%、100.00%、100.00%、50.00%)比较P>0.05。256层CTA诊断时间明显比DSA短,P<0.05。结论CTA检查在脑动脉瘤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较高,安全无创。
王大伟潘博顾晓艳徐华磊
关键词:脑动脉瘤特异度灵敏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4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肺结节64例(良性组),恶性肺结节患者60例(恶性组),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予以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检查(comouter-aided diagnosis,CAD),分析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AD检查对于良性组、恶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8%、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分别为(1.26±0.31)cm、(1176.35±260.27)天、(29.89±3.45)%,恶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分别为(0.98±0.12)cm,(536.28±179.57)天、(86.57±8.34)%,良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均高于恶性组,而恶性概率低于恶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结节非浸润者的结节最大径、恶性概率均低于恶性肺结节浸润者,而倍增时间高于恶性肺结节浸润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检查肺结节的影响因素包括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的性质应用(AI),可获得肺结节的倍增时间和恶性概率,同时可对肿瘤浸润情况予以评估,具有高效性及准确性。
赵耀谢玉海高续胡东顾晓艳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