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尧翀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审美
  • 5篇美学
  • 5篇本雅明
  • 3篇哲学
  • 3篇主义
  • 2篇语言论
  • 2篇语言哲学
  • 2篇资本主义批判
  • 2篇观念论
  • 2篇哈贝马斯
  • 2篇黑格尔
  • 2篇阿多诺
  • 1篇代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类型
  • 1篇奠基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叙事剧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边界

机构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8篇汪尧翀
  • 1篇曹卫东
  • 1篇何珏菡

传媒

  • 4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文艺研究
  • 2篇中外文化与文...
  • 2篇外国美学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文化研究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美学与艺术评...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一种批判的工艺学史”:论本雅明《爱德华·福克斯》中的技术批判被引量:2
2021年
本雅明的技术批判能够为已然来临的技术时代提供何种启示,这个话题已经可以预见将经久不衰。该议题首先将一如既往地触及本雅明思想尚具争议的方面,即如何看待其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与技术思考之间的关联。本文拟从《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与历史学家》一文出发考察本雅明的技术批判,不仅因为此文之于本雅明同期思考的独特性,而且因为现有研究尚未认真对待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之于技术思想的深刻影响。
汪尧翀
关键词:本雅明马克思主义立场如何看待历史学家
批判理论的别样传统:重思《爱欲与文明》被引量:1
2019年
德国学者伯麦(Gernot Bohme)2016年出版了《审美资本主义》(Asthetischer Kapitalismus)一书。[1]这本有趣的小册子,旨在追踪西方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新发展。伯麦认为,批判理论作为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内部实则有两路传统。
汪尧翀
关键词:《爱欲与文明》资本主义批判思想资源ISM审美
内在批判的极限:阿多诺论审美经验的否定性被引量:2
2022年
阿多诺关于审美经验的思考不可回避其前后介入的两大问题史论争语境的重要影响。问题史之一涉及布莱希特及本雅明就“艺术社会学”的论争,围绕“艺术自律”的合法性问题;问题史之二涉及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批判”,围绕艺术的超越性问题。相比之下,阿多诺最终选择了介于两大问题史路径之间的居间路径,将内在批判推向极限,坚持悖论运思的方式,从而建构起一种作品美学,继续推动理性批判。因此,这种悖论的作品美学沿着艺术自律—媒介分化—哲学的运思路径,规定了审美经验的否定性特定。简言之,阿多诺从内审美意义上为艺术自律辩护,捍卫艺术的超越性;从媒介分化的意义上捍卫具体艺术门类的认知意义;从悖论运思的意义上,捍卫审美经验的否定性特征,视之为通往艺术作品真理的起点。
汪尧翀
关键词:阿多诺审美经验
文哲之辩与戏仿康德——论本雅明早期思想中的理念论
2020年
朔勒姆的权威解释将本雅明思想的发展描述为在神学/观念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抉择的困境。受此影响,论者往往强调本雅明早期思想的神学/观念论色彩,以及聚焦文学史及艺术史研究的审美主义旨趣。这类看法未曾认真考虑本雅明早期思想的德国观念论背景。实际上,本雅明早期思想的发展主线始于康德批判,终于早期浪漫派研究,贯穿着文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本雅明并未追随后康德观念论史的常规路线,走向黑格尔学说,反而以《认识论批判序言》对照并戏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相关章节,批判并重释了康德的先验理念论。本雅明的理念论不仅显示出其早期思想的内在统一性,而且标志着文体/思想的成熟,逐步走向以格言体/历史唯物主义为特征的后期思想阶段。
汪尧翀
关键词:本雅明黑格尔理念论
一种“惊异”的诗学:试论布莱希特的戏剧哲学
2024年
理解布莱希特戏剧哲学的历史视野,源于现代戏剧理论中一支有限的德意志传统,后者以确立戏剧之规范功能的摹仿论为形而上学背景,历经黑格尔、尼采及卢卡奇等关键节点,确立了从“悲剧”到“非悲剧性戏剧”的演化脉络。布莱希特关于叙事剧的理论与实践奠基于上述思想源流,试图为科学时代的戏剧重构规范。布莱希特的戏剧哲学依从理性的分离效应来重建戏剧的形式原则,要求“戏剧”非艺术化,以非亚里士多德式“惊异”的诗学取代传统的“共鸣”的戏剧美学,从而将戏剧的形而上学转变为“戏剧”的物理学。
汪尧翀
关键词:布莱希特戏剧美学现代戏剧摹仿论叙事剧
物感与批判理论
2018年
现代性分化与和解问题,始终伴随着对现代启蒙方案的不同理解与争论。自19世纪以来,围绕现代文化自我理解之肯定与否定的正反题仍处于悬而未决的争辩之中。就艺术领域而言,当古典艺术的静观日渐蜕变为对高雅文化的不满与奚落,'艺术自律'这个令人着魔的词也祛魅化了,消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经验论域随之开启。美学虽不断重构,但不可避免地摇摆于主体哲学既未彻底澄清,
汪尧翀
关键词:主体间性
通向审美复位的新异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的观念论根源及其克服被引量:4
2020年
批判理论的“整体论”取向,要求在规范根基上论证认知、道德及审美的分化理据及其统一性。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以“主体间性”视野重释认知及道德的规范基础,但审美活动的主体根据无法还原为符合主体间性规范的知识理据。这表明批判理论不仅未能完成范式转型,而且仍受制于德国观念论的核心问题,即康德与黑格尔之争。尤其在审美领域,无论是经典批判理论还是沟通及承认范式,均借助观念论美学模式的权威,在美学建构上确立起征用“艺术自律”批判潜能的共通视域即“系统美学”。系统美学既显示了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在“范式转型”中的自我更新,又预示了其衰落的必然性。语言范式的兴起试图纠正沟通及承认范式关于“语言”理解的偏颇,指示出批判理论内部另一支语言哲学传统,后者的创造性根源在于本雅明。在语言范式的启发下,本雅明的思想显示出克服观念论模式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核,可再系统化为一门新异化理论。新异化理论从主体/自然批判出发,以语言批判的整体论视野诊断人与自然全面异化的危机,赋予了文学语言(艺术)作为审美批判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可以说,新异化理论重新引导了批判理论之于审美领域的规范论证,为审美复位提供了具体方案。
汪尧翀
关键词:艺术自律异化理论
现代性理论及其政治意义:哈贝马斯与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对话被引量:1
2017年
立足于列奥·施特劳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理论的纲领性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具有内在关联的三大主题。审美奠基主义作为德国观念论的直接后果,构成了双方批判现代性危机的起点。进而,对主体问题的否定批判与肯定转换,孕育了古典政治哲学与批判社会理论两套思想方案。双方的思想立场相互对立,并折射不同的政治意义。从思想史角度考察双方共享的现代思想主题及思想语境,既有助于反思国内学界的“施特劳斯热”,又初步尝试建立批判理论与古典政治哲学之间的对话关系。
汪尧翀
关键词:哈贝马斯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理论
试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居间美学”
2022年
康德批判他之前的理性主义美学传统,创设趣味美学,开启了美学的主体化倾向,几成美学史定论。近年来,拜泽尔的研究另辟蹊径,认为趣味判断的彻底主观化在哲学上并不充分,故而康德的审美理性主义批判不足取,但这种驳论主要依据的是《判断力批判》上半部“审美判断力批判”。《判断力批判》下半部主要涉及目的论学说。按照黑格尔-科耶夫的解释,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学说旨在为道德神学做预备,构成了“第三批判”的真正旨归。因此,追问何为康德真正的“美学”,不可回避考量“第三批判”在康德体系中的定位及特殊性。如果从合理的特定(黑格尔-马克思)视角重新审视《判断力批判》,便可以发现目的论批判蕴含了远比趣味美学更重要的美学的可能性。美学的这一可能性范式不妨称之为“居间美学”,开启了分析“自然”在特定社会—历史中介之中的“表达”的意义的未来可能性。
汪尧翀
关键词:黑格尔目的论
论“语言”的限度:本雅明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错位被引量:1
2022年
通常,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不出现在任一部本雅明传记之中,是不言而喻的事。本雅明所属的思想传统,从表面上看也与分析哲学传统距离遥远。然而,若考虑其时代德语思想的整体图景,维特根斯坦与本雅明思考“语言”的同时性与亲缘性却不容忽视。颇具戏剧性的是,本雅明与维特根斯坦隐秘的单向交流,又最终导致了他与分析哲学思潮令人遗憾的错位。错位不仅为本雅明的语言哲学平添几分神秘色彩,而且遮蔽了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不少历史与思想关系。消解这类神秘,也许有助于理解本雅明彼时真正的所思所想,增强而非削弱其“后世生命”。
汪尧翀
关键词:本雅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