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楠 作品数:6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椎体静脉造影在PVP治疗合并椎体真空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椎体静脉造影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椎体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5—02采用PVP治疗的73例(73个椎体)椎体内真空裂隙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中行椎体静脉造影后注射骨水泥。观察造影剂的渗漏情况及其在椎体内的分布特征,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术中椎体静脉造影后透视显示66例(90.4%)造影剂均在椎体内、裂隙内填充;7例(9.6%)有造影剂渗出,其中3例为椎体周围渗漏,2例为椎间盘渗漏,2例为椎管内渗漏。骨水泥注入量3.1,5.5ml,平均4.2ml。本组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个月、1年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伴有椎体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中行椎体静脉造影能够预见骨水泥流动分布特征以减少骨水泥的渗出.提高手术安全性。 何方生 吴兵 盛文辉 王春辉 尚琦松 韩鹏远 王晓楠 张伟亚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保守治疗无效单侧下肢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55~80岁,平均60.5岁;病程4~25周,平均12.5周。病变节段L3-45例,L4-530例,L5-S1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的结果评估手术疗效。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有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平均(16.2±3.2)个月。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1.55±5.36) 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7.53) mL、手术切口长度为(14.26±2.66) cm。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疼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1例出现下肢麻木,感觉过敏;有2例患者硬膜囊撕裂;无感染发生。结论 在腰椎管狭窄症中应用UBE行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是安全、有效的,为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提供了选择。 何方生 韩鹏远 王晓楠 张伟亚 周丽娜 吴兵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腰椎退行性疾病 双通道内镜与椎间孔镜椎板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双通道内镜与椎间孔镜椎板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共75例保守治疗无效单侧下肢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本研究。PELD组:36例,UBE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手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的结果评估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其中UBE组随访时间平均为(16.2±3.2)个月,PELD组随访时间平均为(16.6±3.0)个月。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腰腿疼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和PELD组各有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觉过敏。UBE组有2例患者硬膜撕裂。PELD组有1例出现症状性硬膜外血肿尿潴留,1例患者棘突根部骨折。两组均为无感染发生。结论应用PELD和UBE行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安全的、有效的。 何方生 韩鹏远 王晓楠 张伟亚 吴兵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腰椎退行性疾病 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1-05采用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的3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0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60~105 min,平均80.0 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平均14.5 mL。术后第3天2例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给与甲强龙、甘露醇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3个月症状彻底消失。术后1 d、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对于难以确诊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需要行选择性神经阻滞辅助诊断。 何方生 韩鹏远 王晓楠 张伟亚 郭海龙 吴兵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切除 应用球囊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6月。2015年12月应用球囊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96例患者,术后应用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测量骨折椎体的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角,使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1年随访时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的VAS分值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增高,局部后凸角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SF-36问卷的相关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应用球囊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KP)可明显缓解疼痛,在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QOL,使患者能够很快的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精神压力减轻,从而提高了社会功能。 盛文辉 尚琦松 吴兵 王春辉 何方生 韩鹏远 王晓楠 张伟亚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 跟骨锁定钛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跟骨锁定钛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36足)疗效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3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Sanders分型分为Ⅱ型14组,Ⅲ型16组,Ⅳ型6组。全部病例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钛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随访观察患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跟骨宽度。结果:经过8~18个月后随访,平均11个月。32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10个月患足的功能。结果:优24组,良8组,可4组,优良率89%。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跟骨锁定钛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距下关节关系;内固定坚强,植骨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 王自刚 张伟亚 郑俊儒 韩鹏远 尚琦松 何方生 王晓楠 王春辉 乔海峰关键词: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