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亮

作品数:2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辣木
  • 4篇饲用
  • 4篇扦插
  • 3篇基质
  • 3篇插穗
  • 2篇移栽
  • 2篇营养
  • 2篇育苗
  • 2篇育苗移栽
  • 2篇栽培
  • 2篇水肥
  • 2篇水肥管理
  • 2篇饲料
  • 2篇饲料原料
  • 2篇消毒
  • 2篇消毒液
  • 2篇消毒液浸泡
  • 2篇基床
  • 2篇浇淋
  • 2篇采收

机构

  • 21篇云南省热带作...

作者

  • 21篇马志亮
  • 19篇龙继明
  • 19篇张祖兵
  • 10篇吕亚
  • 10篇杨朴丽
  • 9篇段波
  • 8篇杨焱
  • 8篇王愣
  • 7篇李海泉
  • 5篇徐通
  • 4篇张阳梅
  • 2篇张永科
  • 2篇熊延林
  • 1篇王楞

传媒

  • 6篇热带农业科技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复配基质对辣木老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2年
以PKM1辣木为试材,利用腐熟的澳洲坚果青皮、甘蔗渣、锯末、陶粒、红土等原料配成的6种复配基质进行试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辣木老叶产量及营养品质(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总黄酮、钙、钾、镁、铁、铜、锌)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不同复配基质对辣木老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辣木老叶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比,为辣木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T3的辣木老叶产量最高,达63.38 t/hm2,显著高于T6;以辣木老叶11个单生长指标作主成分分析,各复配基质的优劣顺序为T6>T3>T5>T4>T1>T2。综上,坚果青皮+甘蔗渣+陶粒的辣木老叶产量高,但品质欠佳;坚果青皮+红土复配基质综合评价后产量、品质均较好。
任保兰马志亮赵春攀杨朴丽吕亚张祖兵
关键词:辣木基质主成分分析
辣木赤斑白条天牛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赤斑白条天牛(Batocera rufomaculata De Geer)是一种为害辣木(Moringa spp. Lam)的蛀干害虫。2018年5—7月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4个辣木试验样地里赤斑白条天牛卵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5种聚集度指标检测和2个回归模型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卵在辣木单株上的垂直分布具显著性差异;其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主要集中聚集分布在高度为100~150 cm树段,聚集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其本身的聚集特性引起。建立了赤斑白条天牛卵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D^2×(2.392 9/m+0.125 8)和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_0′,T_(0(n))″=4n±6.6710 n^(1/2)。
张永科龙继明赵春攀马志亮朱国渊张祖兵
关键词:辣木抽样技术
不同留茬高度对饲用辣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研究留茬高度对饲用辣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刈割留茬高度在40、60、80 cm的辣木进行生物量、回枯和抽发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留茬高度60 cm的辣木饲料源产量要高于留茬高度40 cm和80 cm的,留茬高度80 cm刈割得到的辣木饲料源叶占总生物量的比重略高于其它处理,茎干占比略低于其它处理;留茬高度越高,发生回枯病的概率越小,回枯高度大部分集中在3 cm以内;留茬高度80 cm的抽发相对优于其它处理。
杨朴丽龙继明张祖兵李海泉杨焱赵春攀马志亮
关键词:辣木刈割
辣木瑙螟防治试验初报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6%艾绿士悬浮液、1.8%阿维菌素乳油、3%印楝素乳油、1%甲维盐乳油4种药剂对辣木瑙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辣木瑙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6%艾绿士悬浮液对辣木瑙螟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后第7 d防效达90.66%,可推广应用。
朱国渊赵春攀龙继明马志亮张永科张祖兵
关键词:辣木
锯末蔗渣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辣木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多油辣木改良品种PKM1为试验材料,以锯末和蔗渣不同配比的7种栽培基质进行大棚辣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7种栽培基质的辣木生物产量均高于园土栽培的对照,锯末∶蔗渣=1∶1处理的辣木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推荐作为辣木大棚栽培基质。
龙继明杨朴丽李海泉张祖兵马志亮赵春攀徐通张阳梅
关键词:辣木栽培基质
农林抗旱保水剂在辣木抗旱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本试验以多油辣木PKM1为试验材料,研究农林抗旱保水剂不同用量和施用方法对辣木生长量、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5g保水剂直接拌土后浇水定植的最好,平均茎粗比对照净增粗66.8%、株高净增高74.8%、冠幅净增大75.81%、成活率提高17.6%,鲜叶增产71.25%。
龙继明张祖兵杨朴丽马志亮徐通赵春攀
一种饲用型辣木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用型辣木的种植方法,通过园地规划、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采后管理等过程,实现了大规模生产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辣木叶饲料原料。
杨朴丽张祖兵龙继明赵春攀马志亮杨焱任保兰吕亚段波王愣
文献传递
一种辣木扦插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大棚内,采用基质将高度为30cm、长度为300‑500cm、宽度为90‑110cm的基床填满并对其表面进行刮平;采用消毒液对基床内的基质在扦插前2d进行浇淋消毒,选取健康...
马志亮赵春攀徐通张阳梅龙继明张祖兵李海泉
文献传递
种植密度对饲用辣木生长、产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2023年
为探讨种植密度对饲用辣木生长特性、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多油辣木品种PKM1为试验材料按不同密度种植,分析不同密度下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饲用辣木的株高、茎粗、冠幅、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植株存活率、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也呈下降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3.84万株/hm^(2)的群体产量最高;3.84万株/hm^(2)处理的叶片粗多糖、钙、锌、铁、铜含量较高,钙、锌、粗多糖及氨基酸等差异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饲用辣木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主根细,侧根多。种植密度过大会影响到饲用辣木的生长发育,致产量和品质降低。
杨朴丽龙继明赵春攀杨焱任保兰马志亮张祖兵
关键词:辣木种植密度生长性状
一种辣木扦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扦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扦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扦插方法,涉及辣木扦插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田产量表现优异的成龄树良种单株嫩芽经过微扦插培养后,制备得到能够扦插生根的嫩茎芽材料进行重复扦插扩繁,本发明方法属于良种单株无性扩繁...
王愣马志亮熊延林雷福红赵春攀张祖兵龙继明任保兰段波吕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