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老年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标本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管扩张剂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诊断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黄雪珍
  • 4篇莫和国
  • 3篇张瑞雄
  • 3篇蔡锦梅
  • 3篇陈光辉
  • 3篇孙丽丽
  • 2篇邓文成
  • 2篇张杰良
  • 2篇梁映亮
  • 1篇商璇
  • 1篇袁妙兰
  • 1篇黄健云
  • 1篇李璐琳
  • 1篇马育林
  • 1篇黄培坚
  • 1篇陈健锋
  • 1篇尹志军
  • 1篇张建东
  • 1篇官荣光
  • 1篇潘志峰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酸蛋白磷酸化与光学比浊法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酸蛋白(VASP)磷酸化和光学比浊法(LTA)检测氯吡格雷抵抗。方法纳入心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使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血小板VASP磷酸化水平即血小板反应指数(VASP-PRI),同时使用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根据两种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组和非高反应性组(nHPR)。分析两组患者的VASP-PRI和血小板聚集率相关性。结果 LTA法与VASP-P法显示HPR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8.4±9.8%,82.7±10.1%,nHPR组分别为28.0±11.9%,29.7±12.1%,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HPR组显示R^2=0.869,P<0.01,n HPR组为R^2=0.905,P<0.01。结论两种方法较一致的鉴别出600 mg氯吡格雷负荷量后的血小板反应性,VASP-PRI可以为氯吡格雷的药物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瑞雄黄雪珍蔡锦梅
关键词:血小板氯吡格雷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检测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及与颅内血液、炎症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检测对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LI)的辅助诊断及与颅内血液、炎症的关系。方法:78例LI患者作为LI组、同期体检的7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cy、LP(a)、炎性因子的含量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结果:LI组患者血清中Hcy、LP(a)、TNF-α、IL-1β、hs-CRP、MMP-9的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cy、LP(a)含量与TNF-α、IL-1β、hsCRP、MMP-9的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呈正相关。结论:Hcy+LP(a)联合检测对多发性L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与血粘度增高、炎症反应激活密切相关。
蔡锦梅黄雪珍张瑞雄吴胜星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炎症反应
鳞状细胞癌抗原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筛查宫颈癌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筛查宫颈癌中的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北部地区2013-2016年在本院诊断宫颈癌患者54例为实验组,同期进行体检健康妇女45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SCC—A2表达水平,用核酸导流杂交技术(PCR-RDB)检测HPV;统计分析各组筛查数据,评价各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HPV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4%、77%;SCC—Ag、HPV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1%明显高于各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结论:SCC—Ag、HPV检测在宫颈癌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尹志军郑文婷陈光辉莫和国黄雪珍邓文成洪振亮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筛查
检验危急值的实时在线信息化管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危急值实时在线监测自动语音播报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开发的检验危急值实时在线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3种方式、四级自动语音播报实时在线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各项目检验危急值自动报告平均时间和临床科室响应处理危急值平均时间。结果 2014年6月-2015年7月,检验科共报出12 660个危急值。各专业组报告危急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临检组38~45 min,免疫组45~61 min,生化组为55~61 min,血气分析为2~8 min;临床科室响应处理危急值平均时间为1~4 min,其中,1 min内响应处理率最高为76%。同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自动生成危急值记录。结论这是一套先进的临床检验危急值信息管理系统,第一时间内可监测到危急值的发生,并可自动报告及跟踪记录,为临床急诊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孙丽丽梁映亮洪振亮黄雪珍苏晓明
关键词:危急值实时在线监测
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AMH、LH、FSH、E2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为临床提高不孕不育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已生育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AMH、LH、FSH和E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MH含量为(5.41±1.22)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1.31)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期FSH、LH和E2水平分别为(4.49±1.98)m IU/m L、(7.44±6.32)m IU/m L和(74.98±31.38)pg/m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9±1.88)m IU/m L、(31.09±20.91)m IU/m L和(177.98±44.78)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的血清AMH升高,排卵期生殖激素水平较低,对AMH、LH、FSH、E2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并可用于预后判断。
张瑞雄黄雪珍蔡锦梅
关键词:不孕不育生殖激素
血浆D-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疑似患者117例,设立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医护人员自愿者48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检查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指标,评估分析两者差异性。结果:通过对117例DVT疑似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检查预测,结果表明106例D-二聚体明显高于>500μg/L阳性临界值,11例患者D-二聚体低于临界值;后经过下肢静脉超声诊断106例D-二聚体阳性患者中95例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48名人员血浆D-二聚体均未超过阳性临界值,行下肢静脉超声诊断未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测定快捷、经济、无创,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可作为DVT的排除标准,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黄雪珍陈光辉孙丽丽张杰良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
小榄社区老年人血清25(OH)VitD水平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小榄镇体检老年人血清25(OH)Vit D的水平,探讨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年龄、性别与血清25(OH)Vit 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小榄镇体检老年人2 041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25(OH)Vit D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2 041例老年人中,1 661例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状况,其发生率为81.38%;老年女性25(OH)Vit D充足者为11.31%,明显低于老年男性的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 D在60~69岁、70~79岁及>80岁三个年龄阶段,老年男性及女性的血清25(OH)Vit D水平均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 D在60~69岁、70~79岁及>80岁三个年龄阶段,老年女性均明显低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榄地区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且维生素D缺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老年女性维生素D缺乏更加明显。
孙丽丽洪振亮梁映亮莫和国黄雪珍
关键词:维生素D骨质疏松老年人
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的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实施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前后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方法选取2014年5月实施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前和2015年5月实施后急诊科门诊标本相关数据,分析检验全过程7个节点的质量控制,计算TAT。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包括采取引进德国罗氏全自动流水线系统、采血排队叫号系统、回执条码自助打印系统等措施。结果实施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后TAT合格率提高了12.86%,检验申请后1 h内采血率提高了1.14%,报告审核后1 h内取报告率提高了6.28%,当天取结果率提高了9.50%。实施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前后各检验类别(生化类、免疫类、凝血类、血常规)TAT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利用条码管理系统跟踪急诊标本周转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后有效提高了患者、标本周转时间,满足了就诊患者和临床工作需求。
黄培坚黄雪珍梁志坚潘志峰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标本自动化回报时间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分析2010-2015年行输血治疗的105例重型β-TM患儿的病历资料,与患儿父母面对面交流及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重型β-TM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05例重型β-TM患儿中,父母孕期未接受产前TM筛查为37.15%,父亲拒绝配合TM产前筛查为22.86%;父母双方拒绝TM产前诊断为34.29%;TM产前筛查阴性为5.71%。105对夫妇中,未做婚前检查为65.71%,婚前TM筛查检测阴性为5.71%。105例β-TM患儿父母均不了解重型β-TM的危害性及严重性。另外,小于法定年龄结婚的患儿父、母分别为37.14%、31.43%;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儿父、母分别为88.57%和91.43%。结论重型β-TM患儿出生与患儿父母早婚早育、文化程度低、TM筛查假阴性和不了解重型β-TM的危害性及严重性有关。
李璐琳黄健云商璇黄雪珍陈健锋袁明生郑焕东黎泳仪
关键词:产前筛查产前诊断Β地中海贫血
门诊生化检验标本TAT实时监测与持续改进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门诊生化标本周转时间(TAT)的实时监测与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本实验室2014年第4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门诊生化标本在仪器设备更换、工作流程改进与采取持续改进措施后,检验前周转时间[TAT(1)],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2)],总的周转时间[TAT(总)]和阈外值率的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观察本室TAT在采取改进措施与持续改进措施后的变化。结果 TAT(1)中位数与90%位数从2014年第4季度的16.9min与34.6min下降至2015年第3季度的13.7min与33.4min,TAT(2)中位数与90%位数从2014年第4季度的64.6min与101.5min下降至2015年第3季度的50.4min与79.1min,TAT(总)中位数与90%位数从2014年第4季度的84.4min与137.0min下降至2015年第3季度的65.8min与100.8min,阈外值率从2014年第4季度的9.19%下降至2015年第3季度的3.55%。2014年第4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TAT(1),TAT(2),TAT(总)与阈外值率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T实时监测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可以优化标本流通环节,提升检测效率。
张杰良陈光辉黄雪珍邓文成莫和国
关键词:实时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