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萌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课程
  • 3篇教师
  • 2篇树人
  • 2篇立德
  • 2篇立德树人
  • 2篇教育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党组织领导
  • 1篇新人
  • 1篇性知识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素养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目标
  • 1篇政工
  • 1篇政教
  • 1篇知识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理想

机构

  • 5篇北京市第十一...

作者

  • 5篇王萌
  • 2篇果淑兰
  • 1篇周永娟

传媒

  • 3篇北京教育(普...
  • 1篇福建教育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
2024年
要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促进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需要明确其重要意义与基本内涵,抓住党政权责边界、工作制度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党员队伍培养等关键问题,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路径,将党建和教育教学的融合落实得更扎实、更有效,把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王萌郭姗姗
以学术为指向的课程变革
2016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统领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的目标是对核心素养的积极回应。学术是指学术启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借鉴国际学生成绩测试(PISA)和IB课程的观点,学生的学术素养体现为将所学知识与其生活联系在一起,对周围世界好奇,具有用知识解释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会猜想、寻找证明、论证和实验的方法,具备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进行了以学术为指向的课程变革。
果淑兰王萌周永娟
关键词:课程变革学术素养立德树人教师设置PISA综合课程
建构生涯教育体系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2020年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人文理想和追求。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将学校课程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相统一,引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共同思考生涯教育和学校"成长"课程的整体构建,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建构能力。1.建导学中心,赋权全体教师实施生涯教育生涯课程是学校"成长"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支撑。2004年,学校从教育发展的未来需要出发,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实施生涯教育的设想。
王萌郭姗姗焦继锋
关键词:生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意识人文理想建导育人目标
课改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以某普通中学“人文综合”主题教学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用"知识,被称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区别于学科知识的关键特征是其内在于教师体验,具有内隐性;涉及教师的"生动"生活,具有动态性。文章以一所学校"人文综合"课程改革为背景,采用叙事研究方法,描述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进行"人文综合"主题教学改革的各个阶段形成实践性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冲突,初步发现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因素:学校课程改革的布局为教师形成实践性知识提供条件;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显著地影响他们参与课改的行为和动机,进而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跨学科主题教学给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逻辑带来挑战,推动教师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果淑兰张芊丽王萌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知识实践性知识
以实践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地落实
2024年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课题和重要工程。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始终坚持把思政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坚持以实践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地落实。
王萌
关键词:时代新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思政课建设思政工作民族复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