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
- 作品数:62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与历史的奇景化被引量:5
- 2016年
-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根据小说《鬼吹灯》改编。电影携带着大量的历史元素,但似乎过于丰富,而显得有些羼杂不清:一会儿是三国以来的摸金校尉,一会儿是“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侵华日军修筑的地下工事,又奇迹般地与契丹奥古公主之墓相邻。
- 刘奎
- 关键词:电影上山下乡地下工事侵华日军
- 陈映真小说的忧郁诗学与情感政治被引量:4
- 2017年
- 陈映真的小说往往具有浓郁的忧郁氛围,主要表现为忧郁的主人公和相应的情感氛围,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诗化的美学特征。忧郁源于个人的情感和精神困境,它既是人物的个体生命形态,也是由社会出路断绝和历史远景匮乏所导致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状态,具有时代的普遍性。陈映真小说早期忧郁氛围浓厚,后期则较为克制,这并不构成陈映早期是文学家、后期是政治家的分裂,实际上他一开始就将忧郁置于叙事结构之内,只是后来小说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与所谓"左派忧郁"不同的是,在"反共文艺"和白色恐怖的年代,忧郁这类超出统制范围的情感结构,也暗含人的感性解放的潜能,因而具有情感政治的内涵。
- 刘奎
- 关键词:情感氛围小说结构忧郁诗学美学特征
- 从文化诗学走向历史诗学——张松建《重建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
- 2020年
- 2011年夏,梁秉均在广东参加《也斯看香港》新书推广活动时,朗诵了几首自己的诗作。他朗诵的作品大多与吃相关,其中有首诗叫《盆菜》:"应该有烧米鸭和煎海虾放在上位/阶级的次序层层分得清楚/撩拨的筷子却逐渐颠倒了/围头五味鸡与粗俗的猪皮/狼狈的宋朝将军兵败后逃到此地……"他低沉的嗓音、起伏的声调听来像是在将盆菜一层层拨开,弥漫的不是菜香,而是历史被重新翻开的味道。
- 刘奎
- 关键词:历史诗学
-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国重工业能源环境问题研究
- 建国以来,由于长期采取“重工业优先”的发展策略,中国的重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由于重工业多属于能源密集型行业,具有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点,因此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关注程度...
- 刘奎
- 关键词: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节能减排
- 文献传递
- 战时郭沫若的演说及其政治修辞学被引量:2
- 2019年
- 演说是抗战时期郭沫若的重要表达方式,据粗略统计超过200场次。演讲是郭沫若动员民众的文化政治实践。他的演说延续了新文化的启蒙传统,是文化人传达观念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是他在社会运动中不断习得的话语模式,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文学修辞。郭沫若战时的演讲及其组织的纪念活动,对抗战救国的政治纲领做深入宣传,普及了民族国家观念。尤其值得留意的是,当国民党抗战理念改变后,郭沫若转向了对虚假仪式的批判。
- 刘奎
- 关键词:演说文学修辞话语模式
- 救亡时代的启蒙:《果园城记》对乡土中国出路的探索被引量:2
- 2019年
- 《果园城记》是师陀抗战期间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以一座想象中的中原的城为主角,在返乡者的追忆性叙事中,小说充满了感伤色彩与挽歌意绪。学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向来有争议:从革命文学史观而言,论者早就指出他“只写了这小城衰落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一种消沉感伤的情绪又流贯其间,仿佛以往的封建秩序倒是值得怀念的太平盛世似的”,不仅怀念封建秩序,而且“和实际生活脱了节”1;从时代语境而言,他被视为在抗战期间“始终”持“悲观主义”2。
- 刘奎
- 关键词:《果园城记》乡土中国救亡抗战期间感伤色彩文学史观
- 行将消逝的风景:《果园城记》的文化地理学被引量:4
- 2018年
- 抗战时期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书写对象是他在沦陷区上海所拟想的一座中原的城,作为书写对象的果园城与作为书写语境的上海之间具有"双城记"的意味,与上海的现代身份不同,果园城是传统的乡土之城,是战争期间作者召唤出来的乡土中国。果园城的内在构造,具有文化地理的内涵,其内在格局象征着传统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它具有抵抗历史变化的恒定性,但同时也有内在的隐忧。果园城的这种双重文化属性,还体现在小说的叙事形式上,《果园城记》采用了介于现代小说与传统说书之间的形式,从形式上构成对均质现代性的反抗。
- 刘奎
- 关键词:《果园城记》文化地理反现代性
- 江湖世界的重构:2019年玄幻、仙侠小说读札
- 2020年
- 较之前几年的迅猛扩张,网络文学在2019年的发展渐趋平稳,甚至可说是有些艰难。这种情况缘于多重因素。首先,网络文学的体量已经足够庞大,基于这个基数,写手和读者数量的几何级增长已不可能。其次,近年的相关政策也不无影响。网络小说的野蛮生长虽然带来不少弊病,但也是网络小说的生气所在,对于部分有争议性的作品,不该一禁了之,而应加强批评、研究等评价机制的引导功能。不过,更深层原因还是资本市场的紧缩,网络小说越来越成为资本角逐的对象.
- 刘奎
-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络小说玄幻争议性
- 《剑王朝》与战国时期的“百剑争鸣”——兼及网络小说与传统人文精神
- 2020年
- 网络作家无罪的《剑王朝》是东方玄幻的代表作。该小说并非披着东方外衣的西式玄幻,而是融合古典艺术如水墨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从创作的角度而言,《剑王朝》借鉴传统诗词和绘画的技法,多留白,重写意,加上在色彩和地域文化方面的用心,有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氛围。从传统精神而言,小说通过描绘各式人物的风采,创造了一个让人各逞其才、各尽其力的世界。因此,小说虽然是架空历史,却从文化精神上回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精神,或可称为"百剑争鸣"的世界。小说对庙堂与江湖之间关系的处理,触及了王朝权力与思想解放关系的历史难题,但最终对该问题的回避,降低了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小说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触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所营造东方氛围时的自我东方主义。较之部分网络小说摭拾传统碎片以自我东方化的做法,《剑王朝》对传统文化精神或思想问题的演绎,对东方玄幻如何想象东方这个问题,颇具启示性。
- 刘奎
- 关键词:百家争鸣
- 想象河山:易君左与1950年代台湾的纪游写作被引量:1
- 2018年
- 上世纪50年代台湾和香港兴起纪游写作的文化潮流,易君左是其中的代表作家。本文借助《新希望周刊》《畅流》等资料,综合考察易君左及周边文人纪游写作的形式特点及其文化政治。因时局原因,1950年代台港文化人只能通过纸上想象祖国河山,这是台港纪游写作兴起的原因。不少文人也在当地发现风景,书写在地景观,但部分人观看当地风景的眼光实际上渗透着家国的政治意识和情感结构,形成类似将台湾想象成祖国江南或重庆的现象;而在内战和英美文化冷战政策的影响下,文人在回忆或描写大陆风土时也会出现有意的歪曲。怀旧的温情与意识形态因素双向形塑着易君左等人的纪游写作。
- 刘奎
- 关键词:易君左风景文化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