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俊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毒副反应
  • 1篇液基薄层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早期筛查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肿瘤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突变
  • 1篇切缘
  • 1篇切缘组织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汪俊
  • 3篇胡晓菲
  • 1篇王芳
  • 1篇田琪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TPF方案诱导时间调节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TPF方案诱导时间调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就诊晚期鼻咽癌患者82例,患者首先进行TPF方案诱导化疗,再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在TPF方案诱导化疗过程中A组的43例患者实行诱导时间调节化疗,B组的39例患者实行诱导常规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化疗后分别有43例、39例患者可以进行疗效评估,A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72%显著高于B组的51.28%(χ2=9.9384,P=0.0016);A、B 2组患者在放疗后分别有41例、37例患者可以进行疗效评估,A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B组的89.19%(χ2=4.6720,P=0.0307);2组患者的白细胞(WBC)减少、中性粒细胞(GRA)减少的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比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HGB)减少、血小板(PLT)减少、丙基酸氨基转移酶(ALT)增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多以及肌酐增多的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以及口腔黏膜炎的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比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厌食、乏力、皮疹和感染)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2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CD+19和CD+16+CD+56)百分比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患者CD+4/CD+8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其他淋巴细胞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TPF方案诱导时间调节化疗方式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低、免疫功能受影响较小,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胡晓菲汪俊王钢胜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免疫功能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测EGFR、ALK基因临床价值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癌穿刺活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基因检出率及阳性率,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280例,保留CT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分为2组:观察组(n=200,应用粗针穿刺)和对照组(n=80,应用细针穿刺),2组对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相关性、阳性率、检出率、肿瘤细胞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66.04%,男性基因突变患者28.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57.24%,吸烟患者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理学分期EGFR基因突变率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肺癌(P<0.05);ALK基因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学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Ⅳ期患者ALK基因突变率较其他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ALK基因检出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出平均肿瘤细胞个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ALK基因粗针检出率高于细针检出率,但细针检出率仍有一定临床诊断意义,且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低于粗针,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针型,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胡晓菲汪俊王钢胜
关键词:肺癌基因突变活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TCT检测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筛查宫颈癌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为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提升宫颈癌患者治疗预后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就诊者均采用TCT、HR-HPV及宫颈组织活检,按照如下标准判断检查结果的阴性或阳性。TCT阳性:脱落细胞判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鳞状细胞癌及腺上皮异常增生则判断为TCT检测结果阳性。HR-HPV阳性:检测到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则判断为HR-HPV检测结果阳性。宫颈活检阳性:检测结果为鳞癌、腺癌为宫颈癌阳性。以宫颈活检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诊断表,输入数据,计算TCT、HR-HPV、TCT联合HR-HPV诊断结果与宫颈活检诊断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168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鳞癌11例,腺癌9例,宫颈癌阴性148例;TCT诊断结果:阳性33例,阴性135例;HR-HPV结果:阳性58例,阴性110例;TCT联合HR-HPV诊断结果:阳性39例,阴性129例;TCT、HR-HPV及TCT联合HR-HPV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比较,TCT联合HR-HPV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仅采用TCT或HR-HPV诊断,但特异度低于TCT筛查方案。结论 TCT联合HR-HPV对门诊妇科就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提高门诊筛查宫颈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汪俊王芳田琪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IDO、T细胞及MVD表达与乳腺癌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保乳术患者癌及切缘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T细胞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保乳术手术治疗,观察IDO、MVD以及Foxp3在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切缘组织中表达情况,5年内对所有患者随机走访调查,记录患者5年内无瘤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病死率等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患者乳腺癌组织中IDO、Foxp3和MVD指数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P均<0.01)。患者乳腺癌组织中IDO阳性46例,阴性18例。5年内无瘤生存率IDO阳性患者为71.74%,与阴性患者(94.4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96%vs 100.00%,P>0.05)。切缘组织中IDO阳性例数20例(31.25%),阴性为44例(68.75%)。5年内无瘤生存率IDO阳性患者为70.00%,总生存率为80.00%,与阴性患者(81.82%,93.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后5年内乳腺癌复发率为10.94%,转移率为15.62%,病死率为9.38%。结论行保乳术的患者癌组织和切缘组织中IDO、Foxp3和MVD水平较高的更易复发,5年内无瘤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
胡晓菲汪俊王钢胜
关键词:切缘组织T细胞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