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玉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4篇电针
  • 4篇疗效观察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伤患者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脊髓损伤患者

机构

  • 8篇河南省人民医...
  • 6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4篇马玉娟
  • 12篇钱宝延
  • 12篇蔡西国
  • 11篇邹丽丽
  • 9篇庄卫生
  • 9篇曹留拴
  • 5篇杨阳
  • 1篇李明
  • 1篇祁亚伟
  • 1篇张月兰
  • 1篇张杰文
  • 1篇曹留栓
  • 1篇罗莎
  • 1篇李东升
  • 1篇马建军
  • 1篇李学
  • 1篇李言杰
  • 1篇寇小娜
  • 1篇吕万娟

传媒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思者在体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2组患者膀胱排尿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369.2±76.5)ml]、最大尿道闭合压[(75.4±10.5)cmH2O]和最大尿流率[(12.3±3.3)m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而充盈期逼尿肌压力[(21.8±5.7)cmH2O]、残余尿量[(85.4±41.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西国钱宝延曹留拴杨阳庄卫生马玉娟邹丽丽
关键词:电针尿流动力学神经源性膀胱
CEACAM1、IGF-1水平变化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联性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CEA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OP)患者骨密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PO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清CEACAM1、IGF-1水平、骨密度指标[骨矿物质密度(BMD),BMD与同族、同性别年轻人峰值骨量比(T-score),BMD与同族、同龄人峰值骨量比(Z-score)],分析血清CEACAM1、IGF-1水平与BMD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M1、IGF-1水平为(5.75±1.88)pg/ml、(161.15±55.36)μg/L,低于对照组的(9.81±2.06)pg/ml、(181.25±52.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腰椎、股骨颈BMD、T-score、Z-score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CEACAM1、IGF-1水平与腰椎BMD呈正相关(r=0.682、0.708,P<0.05);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723、0.669、P<0.05)。结论 POP患者血清CEACAM1、IGF-1水平下降且下降程度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诊断、评估POP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邹丽丽钱宝延曹留拴庄卫生马玉娟蔡西国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绝经后骨质疏松
加压冷疗在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邹丽丽钱宝延曹留拴马玉娟蔡西国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RP注射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PRP注射疗法,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2项评分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更低(均P<0.01)。结论:自体PRP注射联合电针治疗KOA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李弯月钱宝延钱宝延蔡西国庄卫生蔡西国马玉娟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电针膝骨关节炎
贴扎疗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贴扎疗法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2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4周后,采用Villalta量表、VAS评分及下肢周径差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及4周后,2组Villalta评分、VAS评分及下肢周径差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趋势(均P<0.01),且观察组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肌内效帖布贴扎疗法可以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
庄卫生吕万娟蔡西国曹留拴邹丽丽马玉娟钱宝延
关键词: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分析早期脊髓损伤(SC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发病1周内即入院的脊髓损伤患者49例,根据下肢静脉彩超的表现,将其分为伴DVT组(9例)和不伴DVT组(40例).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否合并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有无肿瘤病史、既往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有无气压治疗、是否早期康复干预、是否预防性抗凝治疗、有无静脉置管史、有无手术、有无输血史、下肢肌力、发病至转入康复科时间等临床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脊髓损伤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6.87;95% CI 1.09 ~43.22)和未进行气压治疗(OR 12.47;95% CI 1.09~142.36)与早期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DVT有关(P<0.05).结论 女性和未进行气压治疗是早期SC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玉娟曹留拴蔡西国庄卫生杨阳邹丽丽钱宝延
关键词: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下肢
红外线照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马玉娟曹留拴蔡西国胡明娴邹丽丽李瀛钱宝延
体表神经电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体表神经电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电刺激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间歇导尿训练治疗,电刺激组患者在间歇导尿的基础上行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进行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及尿路感染率比较,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及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个月后电刺激组患者日平均单次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神经电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控尿、排尿能力,降低尿路感染率,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蔡西国曹留拴杨阳庄卫生马玉娟邹丽丽钱宝延
关键词:间歇导尿脊髓损伤尿路感染
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营养状况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明显优于对照组(65.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及MB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管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m、Vs及R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见该联合疗法值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李东升马建军李学马玉娟祁亚伟陈思远程新杰李明
关键词:电针吞咽训练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疗效
心理干预结合止痛药物对脊髓损伤患者中枢性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结合止痛药物对脊髓损伤患者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综合组(2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米替林、卡马西平止痛药物,综合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结合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VAS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HAMD、VAS和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综合组患者HAMD[(10.6±5.8)分]、VAS[(3.3±1.6)分]较对照组低,MBI评分[(75.0±11.6)分]高于对照组[(65.1±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结合止痛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可以有效减轻抑郁和中枢性疼痛症状,提高ADL能力。
蔡西国钱宝延曹留拴杨阳庄卫生马玉娟邹丽丽
关键词:脊髓损伤心理干预止痛药物中枢性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