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
-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增温和增/减水及氮沉降对中国草地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植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主要地位。回顾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温度增加没有显著改变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但降低了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但是增温的影响与增温方式、增温年限有关。增水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减水则相反。氮添加显著降低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增温和水分耦合以及氮添加和水分耦合对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是可加的,总效应可能取决于相对效应大小:降水增加减缓了温度增加对物种丰富度的降低效应,降水增加和氮添加耦合作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未来需要加强长期监测温度增加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加关注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加强降水格局变化的模拟试验和多因子耦合试验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
- 夏露张苏人刘培培吕汪汪洪欢周阳李博文李博文阿旺王奇斯确多吉汪诗平姜丽丽
- 关键词:增温氮沉降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
- 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土壤有机碳在调节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维持或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土壤有机碳稳定的研究方式不断更新,且其关键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土壤有机碳的四种分组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及模型分组)及其测定方式,并指出这些分组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测定结果中的不确定性,提出按照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的建议。此外,本文还综述了土壤稳定性响应植物及微生物的输入、输出和土壤矿物的机制,指出目前仍缺乏对不同生态系统下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关键因子和多因素耦合作用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吕静雅吕汪汪孙建平李博文周阳周阳刘云霞贾跃凤伍晶刘世章斯确多吉汪诗平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凋落物铁氧化物
- 温度和湿度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多数研究发现增温增湿加快了凋落物失重率,但对如何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O_(2)和可溶性有机碳(DOC)释放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室内培养设置四个温度梯度(0,5,10和20℃)和两个湿度梯度(25%和40%)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进行了96 d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率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加快;高湿度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释放CO_(2)总量的敏感性是低湿度的2.3倍左右;湿度变化对DOC淋溶的温度敏感性影响较小。在25%和40%的湿度培养下,CO_(2)总排放量的温度敏感性分别是DOC总淋溶量的温度敏感性的10和20倍左右,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凋落物中的有机质分解更多的是以CO_(2)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因此,未来需要更系统的研究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凋落物积累与分解、DOC淋溶和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反馈作用和机制。
- 阿旺吕汪汪周阳孙建平张苏人夏露李博文李博文洪欢王奇张立荣王奇姜丽丽斯确多吉苏爱玲姜丽丽斯确多吉
-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温度敏感性高寒草甸
- 高寒植物叶片性状对模拟降水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 2021年
- 降水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植物叶片性状特别是叶脉特征对降水变化非常敏感,然而高寒植物叶片性状特征如何响应降水变化还知之较少。采用集雨棚模拟增减50%降水的条件,以高寒草甸8种主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变化对叶片的叶脉率、叶脉密度、叶片大小、比叶质量、叶片总有机碳含量、叶片全氮含量、叶片碳同位素相对含量和碳氮比等叶片性状的影响。发现增水显著增加了植物的叶片大小、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叶脉密度;而减水显著降低了叶片大小、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植物叶片性状各指标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协同变化和相互制约。不同水分生态类型的植物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中生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大小和减少叶脉密度积极应对降水的增加,矮生嵩草的叶片大小分别增加了200.3%,叶脉密度减小了17.5%,而旱中生植物通过减少叶片大小和增加叶脉密度应对降水的减少,垂穗披碱草和异针茅的叶片大小分别减少54.9%和30.7%,其叶脉密度分别增加25%和22.4%。羽状叶脉植物增加叶脉密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以适应增水条件,花苜蓿、异叶米口袋的叶脉密度的增加了7.8%和4.0%,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增加2.5%和3.3%,但增水条件下平行叶脉植物的叶脉密度不变或降低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保持不变;减水增加了平行叶脉植物叶脉密度并减低了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异针茅的叶脉密度增加了22.4%,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减小2.9%,而对羽状叶脉植物的叶脉密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减少或不变。植物叶片性状对增水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对减水的敏感性,增水的效应约为减水的2倍;叶片大小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其它叶片性状,约为其它叶片性状的10倍。因此,植物在应对短期降水变化时,植物形�
- 王常顺王常顺孙建平周阳周阳李博文姜丽丽李博文夏露王奇斯确多吉贺金生王奇
-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寒草甸
- 气候变化对高寒区域植物物候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扼要综述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降水和雪融时间等)和物种组成对高寒区域植物物候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增温和积雪早融使植物个体和群落的返青期和初花期提前,枯黄期延迟;但降水变化对物候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目前对植物地下物候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发现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养分有效性等的变化都会对根系物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同研究给出的根系物候的响应模式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地点和对象等的不同均会使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和方向表现出一些差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全面观测群落中各物种的物候序列,实现不同观测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转换和尺度推演,并加强根系物候和植物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 孟凡栋周阳崔树娟王奇斯确多吉汪诗平
- 关键词:环境因子物种群落
- 植物——土壤反馈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该文综述了植物—土壤反馈研究的定义、途经、方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植物—土壤反馈是指植物改变根际土壤的生物和非生物特征,同时被改变的也能提高或降低该植物的生长,形成正的或负的反馈,从而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间相互作用。植物—土壤反馈研究对于理解植物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生产力形成与维持机制,认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入侵等全球生态事件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外来物种快速生长和繁殖及其可能的负反馈可能会导致本地种被竞争排除,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丢失,但资源互补和植物—土壤反馈效应则可能使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多样性。因此,未来植物—土壤反馈关系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1)开展不同生态系统植物—土壤反馈关系的比较研究;(2)植物—土壤及土壤—植物等群落水平的反馈研究;(3)特别是要加强分子和基因工具在植物土壤—反馈关系中的应用,揭示植物—土壤反馈关系的分子机理。
- 周阳姜丽丽姜丽丽李博文孟凡栋崔树娟汪诗平
- 关键词:植物土壤
- 增温增水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1年
- 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碳循环关键过程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过程。目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述了气候变化(温度和降水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植物生产力、植物物候、植物根系周转、生态系统呼吸和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气候变化(温度和降水变化)控制试验研究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方向。
- 李博文王奇王奇周阳姜丽丽周阳孟凡栋姜丽丽张苏人孟凡栋李耀明斯确多吉汪诗平
- 关键词:增温增水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产碳循环
- 西藏高原金露梅灌丛草甸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取样方法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高寒灌丛草甸地上生物量以及物种丰富度监测方法的研究,是了解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响应与适应的前提。本文采用标准木法、样方法、样线法和巢式样方法分别对高寒灌丛草甸的灌丛及丛间草甸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监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间高寒草甸的最小取样面积为1 m2,最少取样样方数应不少于10个。建议:如果同时监测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则可采用12个1 m2样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对金露梅灌丛的破坏,本研究采用标准木法对金露梅灌丛地上生物量进行监测,随机测量17株灌丛的冠幅和高度作为灌丛生物量模型的自变量,然后通过模型y=740.46x1.08(R2=0.89,P<0.001,y为地上生物量,x为冠幅和高度之积)来计算灌丛的生物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灌丛地上生物量,也能够提高野外调查的效率。
- 孟凡栋王常顺朱小雪崔树娟王奇周阳汪诗平
- 关键词:取样方法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
- 氮和磷添加对草原群落特征及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该文系统综述了氮、磷添加对天然草原生产力、植物多样性以及氮利用策略、根系周转等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氮添加提高了温性草原的生产力、降低了其物种多样性,但氮添加对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单独磷添加对物种生产力和丰富度无显著性影响;氮、磷同时添加对于提高生产力存在互作效应。另外,同一功能群植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对氮、磷添加响应也不同。当土壤氮含量发生变化时,不同植物对氮的利用形态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离,进而影响生产力和物种组成。典型草原和高寒草甸植物叶片氮、磷含量以及回收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结果并不一致。氮添加能够提高细根的寿命,磷添加能够提高地下根系的生物量,而氮、磷同时添加对生产力尤其是细根形态的变化和周转产生显著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多以野外观测为主,缺乏长期生态过程和机理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地下生态过程的研究。另外磷添加如何影响主要植物和群落对氮利用形态的生态位分离等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王奇王金枝姜丽丽姜丽丽周阳崔树娟李博文汪诗平
- 关键词:生产力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