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彩云 作品数:7 被引量:6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OCD)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1例,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31例,于麻醉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N组)30例,于麻醉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由专人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百分率水平,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输液量、尿量、失血量等。术后随访镇痛效果。结果 POCD发生率F组(9.7%)明显低于N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F组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F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F组明显高于N组(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抑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减少淋巴细胞百比率降低,具有一定的抗炎性和抑制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 闫彩云 徐惠青 徐璟琦 张志军 郑天源 贾若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老年患者 白细胞水平 清醒镇静对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清醒镇静对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5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镇静组、对照组各25例。镇静组于局麻前3 min,经静脉单次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局麻前2 min,经静脉单次注射瑞芬太尼0.5~1.0μg/kg。对照组相同时间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患者入室安静5 min(T0)、局麻时(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开始1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术毕5 min(T5)统计两组SB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评估两组的遗忘程度、舒适度,统计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镇静组SBP、HR、SpO2、BIS、MOAA/S在T1~T3时低于T0时(P均<0.05);对照组SBP在T1、T2时及HR在T1时均高于T0时(P均<0.05);两组SBP在T1、T2时,HR在T1时,SpO2在T1、T2时,BIS在T1~T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镇静组COR、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遗忘程度、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中局麻时采用清醒镇静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其舒适度。 高飞宇 梁佩文 徐惠青 张志军 郑天源 闫彩云 贾若 金梦关键词:局部麻醉 清醒镇静 咪达唑仑 应激反应 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35例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且不需要大腿止血带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7)。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脊麻),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的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前、术中、术毕Bromage及VAS评分;术者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记录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阻滞后10 min T1,阻滞后20 min T2,阻滞后30 min T3,手术开始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前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T5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能够满足拇外翻手术的需求,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张志军 段立鹏 徐惠青 闫彩云 贾若关键词: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隐神经 拇外翻 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选择择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55例,随机分为2组,穴位按摩组(X组,2... 闫彩云 贾若 徐璟琦 张志军 郑天源 徐惠青关键词:穴位按摩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白细胞水平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对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期镇痛镇静遗忘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Ⅲ级行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44例(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M组于麻醉前5分钟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为对照组;C组于麻醉前5分钟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和咪达唑仑(0.02mg/kg),为试验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3天由专人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分别于椎管内麻醉穿刺时、术后1天、术后2天采用VAS评分以评价镇痛情况并记录术后1天、2天的PCIA泵的按压次数和按压剂量;分别于椎管内麻醉穿刺时和手术中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和遗忘分级评价镇静、遗忘情况.结果:VAS评分,C组与M组比较,在椎管内麻醉穿刺时差异明显降低(1.1±0.7vs2.2±0.9)P〈0.05,在术后1天和术后2天时VAS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CIA自控镇痛按压量,C组与M组比较明显减少(2.2±0.8,4.6±1.8vs4.8±1.6,19.5±7.8)P〈0.05;MMSE评分,M组术后3天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明显降低(24.2±2.9vs25.2±2.4)P〈0.05,术后3天MMSE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OCD发生率,C组9.1%明显低于M组18.2%(P〈0.05);OAA/S镇静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遗忘情况,Ⅰ级C组33.3%明显低于M组54.6%,Ⅲ级C组27.3%明显高于M组13.6%(P〈0.05),Ⅱ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在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和穿刺时具有明显镇痛镇静作用,使老年患者对伤害性刺激有部分遗忘作用,减少了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闫彩云 徐璟琦 贾若 张志军 郑天源 徐惠青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老年患者 咪达唑仑 穴位按摩干预围麻醉期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干预围麻醉期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期ASAI-III级,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X组39例)选择百会、内关、合谷、神门穴于术前1天、麻醉后手术开始前、术后1、2、3 d做穴位按摩治疗,4 d后指导患者每天行穴位按摩;对照组(N组36例)除穴位按摩各项治疗同X组。评价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情况。结果 MMSE评分术后3天与术前1天比较,X组和N组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3天X组与N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X组POCD发生率7.7%明显低于N组16.7%(P<0.05);术后1、2、3 d PCIA按压量X组与N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穴位按摩干预围麻醉期可改善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减少术后麻醉药用量,此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彩云 李玲 侯进才 徐璟琦 郭辉 徐惠青关键词:穴位按摩 POCD 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选择择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55例,随机分为2组,穴位按摩组(X组,2... 闫彩云 贾若 徐璟琦 张志军 郑天源 徐惠青关键词:穴位按摩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白细胞水平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