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凡 作品数:8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心肌灌注及预后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单纯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联合注射rhPro-UK,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灌注分级、TIMI血流分级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流分级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CI术中给予AMI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可有效提高其心肌灌注水平,改善生理健康,保障预后安全。 石凡 吴春华 张文强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灌注 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后的9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血小板相关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s-35,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短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对照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R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氢氯吡格雷在ACS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因子水平、心功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MACE、ADR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石凡 吴春华 熊杰 张文强关键词:吲哚布芬 阿司匹林 氢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1周、1个月、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LVEF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减少MACE和出血事件,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灵 雷梅先 石凡 曹俊达 郭磊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及短期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及短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PCI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血管再通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LVEDS、LVEDD、LVEF、C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LVEDS、LVEDD均短于术前,CTFC均低于术前,LVEF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LVEDS、LVEDD均短于对照组,CTFC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CI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有效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快速疏通血管,降低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石凡 吴春华 裴小英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功能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60例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集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与血小板集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石凡 吴春华 王琦 曹原 袁向阳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血液黏度 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FFR<0.80,n=33)和无心肌缺血组(FFR≥0.80,n=27),两组均进行糖脂代谢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水平,分析糖脂代谢水平与FFR的相关性。结果心肌缺血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高于无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HbAlc、TC、TG、LDL-G、HDL-C水平与FFR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与FFR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可用于评估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程度。 石凡 吴春华 熊杰 张文强关键词:糖脂代谢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法,按改良Gensini评分分为1-7分的1组,7-14分的2组,大于14分的3组,每组70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比较分析每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脉压、吸烟、糖尿病、血脂等),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冠状动脉积分逐渐增高的三组中,单个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数目的百分率也都逐渐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老龄、脉压。结论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石凡关键词:冠心病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参照组(49例),以及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研究组(49例),观察并对比疗效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疾病,优势诸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刘海龙 许圆圆 曹俊达 曹原 王琦 侯兰珍 石凡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疗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