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秧秧 作品数:4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D117和Sox10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M)中CD117和Sox10表达以及c-kit基因扩增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PCR法检测黏膜、肢端和非肢端MM中c-kit基因的扩增量,并以色素痣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黏膜、肢端和非肢端MM中CD117的表达量,并与色素痣进行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黏膜、肢端和非肢端MM中Sox10、S-100和HMB45的表达,比较分析各组阳性细胞数及总的阳性率差异。结果:黏膜、肢端和非肢端MM中c-kit基因扩增量显著大于色素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肢端、非肢端MM和色素痣中CD117阳性率分别为78.5%、73.6%、73.3%和25.0%,3组MM阳性率均高于色素痣(P<0.05)。3组MM中Sox10的阳性细胞数均高于S-100和HMB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10、S-100和HMB45在MM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7.5%和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it基因扩增及CD117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不仅可作为MM与色素痣的鉴别诊断标志,同时也为MM的靶向治疗提供靶点;Sox10阳性率可作为黑色素细胞起源的肿瘤诊断标志。 温莉虹 林瑞泼 陈阿德 黄兆浪 郑向阳 李秧秧 黄卡特 陈国荣关键词:黑色素瘤 CD117 C-KIT 免疫组织化学 miR-141-5p影响黏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miR-141-5p在黏膜黑色素瘤(MM)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其影响M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MM和色素痣组织标本。qRT-PCR法检测并比较MM和色素痣组织、MM细胞株A375和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中miR-141-5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141-5p与ERK1/2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A375分别用miR-141-5p模拟物(模拟物组)、miR-141-5p模拟物对照(模拟物对照组)、miR-141-5p抑制物(抑制物组)和miR-141-5p抑制物对照(抑制物对照组)处理;采用qRT-PCR检测并比较4组细胞中miR-141-5p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并比较4组细胞存活率、增殖能力、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并比较4组细胞ERK1/2、磷酸化的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和色素痣组织形态并检测p-ERK1/2、ERK1/2表达水平,比较不同p-ERK1/2、ERK1/2表达情况M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miR-141-5p和ERK1/2 mRNA在MM组织和A375中表达下调(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141-5p与ERK1/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相比对照组,模拟物组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比例升高,抑制物组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升高,细胞凋亡比例降低(均P<0.05)。相比对照组,模拟物组细胞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抑制物组显著降低(均P<0.05)。MM组织中ERK1/2与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p-ERK1/2阴性组和阳性组、ERK1/2阴性组和阳性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141-5p可能通过ERK1/2通路影响MM细胞生物学行为。 李玉莲 ABU RYASH Ahmed 申屠杨萍 陈国荣 李秧秧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信号通路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桥本甲状腺炎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roid carcinoma, PTC)患者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对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行甲状腺全切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术前超声特征(包括边界、结节组成、钙化、血管化、纵横比);收集术后病理报告以明确肿瘤大小、结节数目、是否合并HT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结果179例 PTC 患者中合并 HT 患者有51例(28.5%),出现CLNM的患者有98例(54.7%),合并 HT 的患者肿瘤直径更小(≤10 mm 对〉10 mm:38.8%对16.0%, P=0.001)、结节多为单发(39.2%对21.0%, P=0.008)、较少出现Ⅵ区淋巴结转移(20.4%对38.3%, P=0.008)、纵横比多〉1(37.6%对20.2%, P=0.01)、腺内播散较多(54.5%对24.8%, P=0.004)、腺外脏器侵犯较少(5.1%对35.0%, 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调整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后,HT的存在可降低PTC患者CLNM的发生率(OR=0.34,95%CI 0.151~0.765, P=0.009)。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HT患者CLNM发生率较低。 孙文文 李秧秧 钟申 蔡业丰 王青煊 李权 张筱骅 杨开颜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淋巴结转移 棉酚对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棉酚对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3组:正常对照(NC)组、2型糖尿病(T2DM)组、棉酚治疗(T2DMG)组。采用高脂饮食及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T2DMG组模型构建后用棉酚灌胃(15 mg·kg^(-1)·d^(-1) 灌胃4周,再按每周15 mg·kg^(-1)灌胃8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肝组织11β-HSD1、GR、NF-κB及TGFβ1 m RNA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肝组织明显纤维化,α-SMA、11β-HSD1、GR、NF-κB、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01、0.004、0.001、0.001、0.002),GR、TGFβ1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0.001);与T2DM组比较,T2DMG组肝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肝组织α-SMA、11β-HSD1、GR、NF-κB、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09、0.031、0.002、0.009、0.027),11β-HSD1、GR、TGFβ1 m RNA表达明显减少(P=0.003、0.038、0.014)。结论:棉酚可以有效改善NAFLD相关肝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肝脏11β-HSD1、GR、NF-κB、TGFβ1的表达。 李秧秧 陈涵斌 徐菲菲 万丽 陈国荣 陈垒 陈三妹 王蓉蓉关键词:糖尿病 棉酚 糖皮质激素受体 核转录因子-ΚB 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