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溃疡
  • 5篇溃疡
  • 4篇愈合质量
  • 4篇结核
  • 4篇溃疡愈合
  • 4篇溃疡愈合质量
  • 3篇胃溃疡愈合
  • 2篇得必泰
  • 2篇愈合
  • 2篇胃溃疡愈合质...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结核
  • 2篇复发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壁
  • 1篇胸壁结核

机构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辉
  • 3篇严展鹏
  • 3篇唐晨虎
  • 3篇童俊
  • 3篇陈婉珍
  • 1篇孙伟
  • 1篇陈新
  • 1篇姜加学
  • 1篇徐婷婷
  • 1篇王睿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得必泰与雷贝拉唑联用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复方制剂得必泰与雷贝拉唑联用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乙酸贴敷法制备胃溃疡(GU)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贝拉唑组、得必泰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每组5只,另取5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每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灌胃,14d后观察大鼠胃黏膜大体和病理形态,计算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钛(CGRP)、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雷贝拉唑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溃疡指数更低(P<0.01);联合治疗组溃疡抑制率明显高于雷贝拉唑组(P<0.01);光镜下显示联合治疗组大鼠胃黏膜上皮修复,炎症细胞浸润少;雷贝拉唑组、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PGE2、CGRP、GAS、EGF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但仅有联合治疗组血清GAS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得必泰与雷贝拉唑联合应用可提高GU模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质量。
刘宇旻严展鹏武冬玲王辉徐婷婷朱方石
关键词:得必泰胃溃疡溃疡愈合质量雷贝拉唑血清指标
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高分辨率MRI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入院的80例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管腔成像检查与高分辨率MRI检查,分析闭塞中远段腔内血栓信号特征与闭塞血管节段局部管壁特征,通过患者的病史与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对闭塞发生原因作出评价,将其作为金标准,对比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管腔成像检查与管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MRI的准确率。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高分辨率MRI检查,确诊93段闭塞血管,其中72段(60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动脉硬化性闭塞血管节段近端管壁显示偏心性增厚);12段(12例)动脉夹层性闭塞(动脉夹层性闭塞血管节段显示新月形高信号壁内血肿);9段(8例)动脉炎性闭塞(动脉炎性闭塞血管节段显示长节段环形增厚及强化)。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管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MRI准确率(96.77%,90/93)明显高于单纯管腔成像(67.74%,6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高分辨率MRI的应用效果显著,头颈一体化高分辨率MRI成像联合管腔成像技术诊断动脉炎性病变、动脉夹层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因的准确率高于单纯管腔成像技术,且可显示闭塞起始段动脉管壁特征。
吴雪赵文超王辉
关键词:高分辨率MRI病因
核磁成像技术在脊柱结核早期诊断中应用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1.5T核磁成像技术(MRI)在脊柱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1.5T MRI检测和数字平片(DR)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手段对病变显示率差异,同时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差异。结果(1)61例患者出现侵犯颈椎者4例(6.56%),出现胸椎病变10例(16.39%),出现腰椎段病变30例(49.18%),胸腰椎段病变13例(21.31%),出现骶椎病变3例(4.92%)。病变者中有2例为单个椎体受累,有11例出现2个椎体受累,有48例显示出现3个及以上椎体受累。(2)1.5T MRI对脊柱结核各种病变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显著优于DR检测(P<0.05),而在脊柱畸形方面,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性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柱结核DR和MRI影像学表现差异较为明显,MRI对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有助于明确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开展外科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童俊胡宇恒王志楠王辉
关键词:脊柱结核
复方铝酸铋颗粒对IL-1β致乙酸胃溃疡复发模型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铝酸铋颗粒(得必泰)对IL-1β致乙酸胃溃疡复发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雷贝拉唑干预乙酸致大鼠胃溃疡的溃疡愈合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贝拉唑组及得必泰组。予0.9%氯化钠溶液、雷贝拉唑及得必泰+雷贝拉唑混悬液灌胃干预溃疡愈合大鼠7周后,再予大鼠腹腔注射IL-1β诱导溃疡复发形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学及病理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贝拉唑组及得必泰组溃疡复发率及溃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贝拉唑组PGE2、EGF含量升高,GAS明显下降(P<0.05或P<0.01);得必泰组PGE2、EGF升高和GAS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得必泰组具有一定的优势倾向;雷贝拉唑组及得必泰组大鼠未复发典型溃疡的胃黏膜形态及病理组织学形态均较模型组好。结论得必泰联合雷贝拉唑对IL-1β致乙酸胃溃疡复发具有抑制作用。
陈婉珍张芷嫣王辉朱方石
关键词:IL-1Β胃溃疡复发得必泰
应用MSCT诊断胸壁结核及临床手术指导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应用MSCT诊断胸壁结核及临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9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检查所得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99例患者中,MSCT检查发现胸壁肿块81例,占81.82%;软骨、骨破坏65例,占65.66%;病灶内钙化43例,占43.43%;"蟹足样"窦道37例,占37.37%;肋骨破坏35例,占35.35%;病变位于胸壁软组织者51例;脓腔出现在肋间以及肌里,并且中间有窦道相通呈哑铃型病变者37例;43例患者液化区周围以及脓腔壁出现钙化。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且随访3年无1例复发。结论 MSCT检查可清楚显示胸壁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根据相关组织病变之间的关系,可为临床上手术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王辉王睿唐晨虎卢海波童俊王晓娣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手术治疗胸壁结核
云艾散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抗复发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通过建立乙酸胃溃疡大鼠模型及IL-1β致乙酸胃溃疡复发大鼠模型,观察云艾散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形态学、病理组织学、血清EGF、PGE2及GAS的影响,探讨其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对溃疡复发的抑制作用,为中医临床用药防...
王辉
关键词:胃溃疡愈合质量溃疡复发动物模型
CT与MRI影像在诊断脊柱结核方面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影像在诊断脊柱结核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脊柱结核患者106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诊断方法分组各53例,分别行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两种影像特征及诊断准确率。结果:CT诊断和MRI诊断骨质椎间盘损伤、椎旁肿块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MRI诊断硬膜囊肿、脊膜强化、韧带扩散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诊断,而钙化检出率则低于CT诊断,P <0.05;CT诊断可观察到椎骨的骨质损伤,表现出不规则或圆形骨质缺损,边缘毛躁;MRI诊断T1WI为中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若累及全椎体则可观察到椎体楔形变。结论:在脊柱结核诊断中采用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且MRI较CT诊断效果更好,但为确保经济性,最好采用两者联合诊断方式。
王辉唐晨虎童俊陈新
关键词:CT检查MRI检查脊柱结核
云艾散对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云艾散对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20只,设正常对照组5只,其余15只复制乙酸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云艾散组和雷贝拉唑组,各组分别予以蒸馏水、云艾散浓缩药液0.657g/ml、雷贝拉唑混悬液0.18mg/ml各2ml/d灌胃14天,观察各组胃黏膜形态学、病理组织学及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_2(PGE_2)、胃泌素(GAS)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云艾散、雷贝拉唑均能抑制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降低溃疡指数,提高溃疡抑制率;两组均能提高血清中EGF含量,抑制GAS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和0.05);云艾散、雷贝拉唑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云艾散能促进模型大鼠胃溃疡愈合,并能提高愈合质量,其效应与雷贝拉唑相当。
张芷嫣陈婉珍刘宇旻王辉金兑殷严展鹏朱方石
关键词:胃溃疡溃疡愈合质量
脊椎结核的CT、MRI诊断与鉴别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脊椎结核CT、MRI诊断与鉴别特征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脊椎结核患者80例,分别接受CT、MRI诊断。所有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由3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进行评定,以符合病理及解剖结果作为阳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椎结核病位阳性情况、脊椎结核侵犯程度、病理分期。结果 CT、MRI及CT联合MRI诊断脊椎结核病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T联合MRI、MRI、CT。CT、MRI、CT联合MRI诊断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脓肿、硬膜囊外或椎管侵犯、脊膜强化、钙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韧带下扩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脓肿阳性率由高依次是CT联合MRI、MRI、CT。CT诊断硬膜囊外或椎管侵犯、脊膜强化阳性率最低,MRI、CT联合MRI阳性率相同。CT、MRI、CT联合MRI诊断渗出期、增殖期、干酪样变性期阳性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T联合MRI、MRI、CT。结论脊椎结核CT、MRI诊断价值、特征不同,其中联合诊断能提高脊椎结核准确性,减少漏诊情况,同时联合诊断还能鉴别疑似病例,减少误诊。
孙伟马东姜加学王辉唐晨虎
关键词:脊椎结核CTMRI侵犯
PVP治疗伴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伴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恢复患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及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符合标准的4...
王辉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