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基于无线压电传感技术的飞机蒙皮损伤监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压电传感技术的飞机蒙皮损伤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飞机机身蒙皮上的机身无线压电传感装置、安装在飞机左翼蒙皮上的左翼无线压电传感装置、安装在飞机尾翼蒙皮上的尾翼无线压电传感装置、安装在飞机右翼蒙皮上的右...
- 沈意平王送来王钢李学军韩清凯李鸿光蒋勉宾光富
- 圆管带式输送机实验台管带横截面物料填充率测量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实验台管带横截面物料填充率测量装置,包括放置在管带内的物料上、用于对物料产生向下平整压力的物料压平装置;安装在物料压平装置上、用于测量物料距管带顶部高度的填充率测量装置;与填充率测量装置相连...
- 宾光富徐渊肖冬明郭帅平李鸿光叶桂林李学军
- 文献传递
- 互补集合自适应最稀疏窄带分解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自适应最稀疏窄带分解(Adaptive Sparsest Narrow-band Decomposition,ASNBD)是在包含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的过完备字典库中搜索信号的最稀疏解,将信号分解转化为优化问题,但在强噪声干扰时计算精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在结合了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算法,得到了新的互补集合自适应最稀疏窄带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Adaptive Sparsest Narrow-band Decomposition,CE-ASNBD)方法。此方法是加入成对符号相反的白噪声到目标信号,从而减小重构误差,在对滤波器参数的优化过程中实现信号的自适应分解。对仿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抑制模态混淆、端点效应、性能、提高分量的正交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要优于CEEMD和ASNBD方法,并能有效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 陈君航彭延峰李学军韩清凯韩清凯
- 关键词:故障诊断滚动轴承
- 透平机械转子系统叶片组倾斜与自旋角度精准调节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平机械转子系统叶片组倾斜与自旋角度精准调节装置,包括刹车电机、转子、转子驱动机构及叶片轴;转子至少一端设有刹车电机;刹车电机连接的减速轴上设有刚性凸轮,柔轮与电机连接座连接,柔轮朝向刚性凸轮端设有外齿圈...
- 李超宾光富周治港张亮姜璟珺李鸿光王维民
- 双转子结构涡轴发动机不平衡特性模拟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子结构涡轴发动机不平衡特性模拟装置,包括内外转子、测试系统;内转子从外转子内穿过,内外转子安装在移动式轴承座上;内外转子上设有多级可拆卸对开式圆盘,圆盘端面上开有多个环形槽,配重块采用螺栓拧入环形槽内...
- 宾光富 廖子豪 郭帅平毛征宇王维民王钢李鸿光
- 一种管带机转弯半径可调装置及其快速定位安装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带机转弯半径可调装置及其快速定位安装方法,装置包括桁架单元、转弯段输送带长度调节装置及辅助安装台;桁架单元依次铰接成中部机架;桁架单元上设有若干剖分托辊安装板,剖分托辊安装板包括两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的底...
- 郭帅平宾光富黄伟李学军穆磊李鸿光叶桂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胀管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胀管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包括机架、物料输入控制机构,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卸料装置、压料装置、胀管检测杆,所述物料输入控制机构分别与压料装置、胀管检测杆、卸料装置相连。本发明设有物料输入...
- 宾光富黄伟李学军郭帅平肖冬明李鸿光叶桂林
- 三向精准移动测量声强级的传感器安装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向精准移动测量声强级的传感器安装台,包括底板、工作平板、两导轨及悬臂梁;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两平行设置的导向槽,导轨的两端设有滚轮,导轨两端的滚轮置于分别置于两个导向槽内;所述的工作平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
- 黄源宾光富郭帅平廖子豪李鸿光王钢李学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胀管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胀管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包括机架、物料输入控制机构,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卸料装置、压料装置、胀管检测杆,所述物料输入控制机构分别与压料装置、胀管检测杆、卸料装置相连。本发明设有物料输入...
- 宾光富黄伟李学军郭帅平肖冬明李鸿光叶桂林
- 文献传递
- 考虑机匣变形的转子多叶片与机匣定点碰摩仿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机匣变形的转子多叶片与机匣定点碰摩仿真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转子与机匣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模型;S2、机匣变形情况下,获得叶片与机匣间隙函数;S3、考虑转子旋转、机匣变形后叶片与机匣的位移,获得叶片与...
- 郭帅平李鸿光宾光富杨大炼王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