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亚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闪点
  • 2篇可燃
  • 1篇定量结构-性...
  • 1篇原子
  • 1篇混合物
  • 1篇安全工程
  • 1篇QSPR研究
  • 1篇M

机构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宋晓亚
  • 1篇蒋军成
  • 1篇潘勇
  • 1篇徐迅

传媒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开展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与其结构信息间的内在定量关系(M-QSPR)研究。以332个不同组成和配比的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试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体系中各纯组分的结构信息,计算相应的混合物描述符(SiRMS,Simplex Representation of Molecular Structure),应用遗传-多元线性回归(GA-MLR)算法从中优化筛选出一组与该体系闪点最密切相关的原子碎片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理论预测模型,并将其与文献已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LR和SVM对测试集样本的平均绝对误差(AAE)分别为4.142 K、1.551 K,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4.911 K、2.220 K,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962。研究表明,影响二元混合液体闪点的主要SiRMS结构因素是■和■,并且随体系中■、■、■四原子碎片增多,闪点升高;随体系中■、■、■四原子碎片增多,闪点降低。同时,与内部交互作用和分子间非加和作用相比,分子间的可加和作用对该体系闪点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原子的局部电荷相比,原子类型对该体系闪点的影响更为显著。
宋晓亚潘勇蒋军成徐迅
关键词:安全工程闪点
有机可燃混合液体闪点的M-QSPR研究
闪点是评价易燃液体及其混合产品易燃性、危险程度和划分其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于混合液体的闪点随组成、配比的变化而变化,文献中报道较少,远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实验测试是目前获取混合液体闪点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该方...
宋晓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