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秋
-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途径注射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早期介入治疗术的预后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冠脉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发病24 h以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3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行早期PCI治疗。随机分为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随访9个月,比较3组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者慢血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和随访9个月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比较PCI术后9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CI术中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为经冠脉注射组显著优于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经外周静脉注射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随访9个月后查超声心动图,LVDd为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常规治疗组(P<0.05)。比较LVEF,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常规治疗组(P<0.05)。总MACE发生率为经冠脉注射组显著少于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而经外周静脉注射组较常规治疗组有减少(P>0.05),3组均无死亡事件。结论对于NSTEMI患者早期PCI时,经冠脉内注射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术中均能获得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经冠脉内注射可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纪军何胜虎陈述徐日新刘晓东廖清池徐冰张晶张建秋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列腺素E1
- 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在STEMI患者PCI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护理多学科团队(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8月31日急诊行PCI的107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3月1日~8月31日急诊行PCI的118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D2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的救治平台,实现同质化护理,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和业务能力,密切科室间联系,优化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利于团队合作共赢,推动多学科发展。
- 胡林婕张勤李晓彤张建秋董静冯晓燕赵星星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路径PCI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8例入院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AVR术,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超声心动图,并观察随访期间病死率和严重血管并发症、严重出血情况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8例患者均为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手术均成功。8例患者平均年龄(77.4±8.2)岁,入院时均合并严重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Ⅲ~Ⅳ级),平均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评分为(8.9±5.2)%,平均欧洲心脏手术风险回归评分为(28.3±22.5)%。1例患者术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1例采用瓣中瓣技术。所有患者术中无急性冠脉堵塞情况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死亡病例,1例轻度消化道出血,无严重血管并发症。术后即刻以及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跨主动脉瓣压差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高危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实施TAVR技术,能有效降低平均跨瓣压差,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 纪军何胜虎徐冰陈述廖清池张勤张建秋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射血分数
- “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运用前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对2016年急诊直接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299例患者,运用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制定管理路径,融入节点管理,实施手术护理配合。以2015年166例患者作为回顾性对照,比较该模式运用前后,导管室启动时间和"门球"(D2B)时间、护理配合效果。结果 2015年导管室平均启动时间32分钟和D2B平均时间155分钟显著长于2016年导管室平均启动时间18分钟和D2B平均时间88分钟,术中配合抢救成功率98%(3例患者因心脏破裂抢救无效死亡),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均达到TIMIⅡ~Ⅲ级,符合再通标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配合效率,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利于提高团队快速应答能力和手术护理配合内涵。
- 张勤李晓彤胡林婕徐超凡张建秋纪军黄文诺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救护理路径
- 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评估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将术中测量IMR≥25的患者设为观察组,IMR<25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中临床资料的差异。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微循环障碍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微循环障碍71例,发生率为57.7%。两组患者在术前资料上及术中资料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史、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 kinase-MB,CK-MB)、入院时血糖水平、冠状动脉慢血流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梗死前心绞痛是微循环障碍的保护因子,术中应用抽吸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应用硝普钠,可改善微循环障碍(均P<0.05)。结论在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中,护士要识别并重视高危风险因素,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用药护理,从而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 李晓彤张勤胡林婕张建秋何胜虎徐日新徐冰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不同途径注射比伐芦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冠脉和经外周静脉注射比伐芦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和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150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经外周静脉+冠脉内注射比伐芦定组;B组:经外周静脉注射比伐芦定组;C组:常规肝素治疗组)。随访3个月,比较三组患者PCI术中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及发生无复流/慢血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发生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心源性死亡等MACE的情况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B组PCI术中ACT达标率均高于C组(P<0.05)。介入治疗术中A组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优于B组和C组(P < 0. 05 ), 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个月,A组总MACE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出血事件均明显少于C组,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均无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ACS患者行PCI时,经冠脉内注射和经外周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术中均能获得更高的ACT达标率。经冠脉内注射可获得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可显著减少3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事件。
- 纪军何胜虎陈述徐日新刘晓东徐冰张建秋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比伐芦定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及不良事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心肌微循环及随访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资料完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各60例。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及即刻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发生心绞痛、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术中ACT达标率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P<0.05)。比伐芦定组术后即刻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显著优于普通肝素组(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比伐芦定组出血情况显著优于普通肝素组(P<0.05),总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比伐芦定可以获得更高的ACT达标率,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还可减少出血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纪军何胜虎陈述徐日新刘晓东徐冰张建秋
- 关键词:肝素急性冠脉综合征
- 冠状动脉内注射前列腺素E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预防性冠脉内注射前列腺素E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发病24 h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心肌微循环及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资料齐全且于发病24 h内行PCI的NSTEMI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列腺素E1组41例、硝酸甘油组41例、常规治疗组40例,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即刻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前列腺素E1组(20.22±6.82),优于硝酸甘油组的(26.35±8.71)和常规治疗组的(27.02±9.65)(t=6.451、6.763,均P〈0.05),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前列腺素E1组〈3级比例(7.3%)优于硝酸甘油组(26.8%)和常规治疗组(30.0%),而硝酸甘油组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LVDd数值前列腺素E1组[(46.8±3.7)mm],小于硝酸甘油组[(49.5±5.8)mm]和常规治疗组[(50.2±4.9)mm](t=6.312、5.893,均P〈0.05),LVEF前列腺素E1组[(55.8±8.2)%],大于硝酸甘油组[(49.3±7.9)%]和常规治疗组[(50.5±6.8)%](t=7.011、5.981,均P〈0.05),总MACE发生率前列腺素E1组(4.9%)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12.2%)和常规治疗组(12.5%)(χ2=5.834、5.719,均P〈0.05),而硝酸甘油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事件.结论 对于NSTEMI患者早期PCI时,预防性冠脉内注射前列腺素E1,可以获得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并可减少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纪军何胜虎陈述徐日新刘晓东廖清池徐冰张晶张建秋
-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前列腺素E1
- 替格瑞洛在高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高龄(≥75岁)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发病24 h内)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85例资料齐全行早期PCI的高龄NSTEM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情况,发生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出血、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术中发生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2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总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2组患者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发生呼吸困难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LVEF优于氯吡格雷组。结论对于高龄NSTEMI患者早期行PCI时,替格瑞洛可以获得更好的心肌水平再灌注,且不增加严重出血情况的发生,降低总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纪军何胜虎陈述徐日新刘晓东谢勇廖清池徐冰张建秋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