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娜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污泥
  • 6篇菌胶团
  • 6篇活性污泥
  • 4篇胞外多聚物
  • 2篇营养因子
  • 2篇剩余活性
  • 2篇剩余活性污泥
  • 2篇水体
  • 2篇水体透明度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泥微生物
  • 2篇污水
  • 2篇净化污水
  • 2篇活性污泥法
  • 2篇活性污泥微生...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生理特征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合成途径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邱东茹
  • 6篇高娜
  • 5篇戴景程
  • 2篇夏明
  • 2篇安卫星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黑臭水体的底泥中筛选纯化得到的菌胶团形成菌配制成菌剂,在曝气条件下,使适应黑臭河道等受污染水体环境的菌胶团形成菌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菌...
邱东茹刘双元高娜戴景程李书杨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菌胶团/生物絮团形成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从云南省泸西县的污水处理厂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YN12,经过鉴定与象牙白伪杜擀氏菌(Pseudoduganella eburnea)10R5-21T模式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属于同一物种。为揭示该菌株与其他活性污泥细菌间菌胶团形成机制及碳源利用方面的异同,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P. eburnea YN12株基因组大小约为5934 kb, G+C含量为63.9%,包含5313个蛋白质编码序列,具有与喜树脂动胶菌(Zoogloea resiniphila)MMB株、解叔丁醇水居菌(Aquincola tertiaricarbonis)RN12株及解壳聚糖松江菌(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XHY-A6株相似的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PrsK-PrsR双组分系统和PEP-CTERM胞外蛋白家族,共同介导和调控的菌胶团形成机制。与后者相比,菌株YN12中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形成相关基因集中在大小约为72 kb的大型基因簇上,且能吸收利用的碳源特别是单糖、二糖和多糖更为丰富多样。同时,我们还从河流及养殖水体中也分离到象牙白伪杜擀氏菌,这些菌株可用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改善水产养殖水质。
刘亚琦刘双元高娜戴景程戴景程
关键词:胞外多聚物活性污泥全基因组
活性污泥微生物解壳聚糖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相关大型基因簇的鉴定和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活性污泥法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在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和污泥回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XHY-A6,经鉴定为解壳聚糖松江菌(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目的】旨在揭示该株解壳聚糖松江菌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及其菌胶团形成机制。【方法】结合分子遗传学,包括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和遗传互补分析以及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簇。【结果】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获得了两株菌胶团形成缺陷的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在糖基转移酶(称为gt3)和多糖链长决定蛋白(wzz)基因内,且这两个基因位于一个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大型基因簇内,该基因簇内还包括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基因、epsB2-prsK-psrR-prsT基因以及一个编码PEP-CTERM蛋白A的基因,遗传互补分析证明gt3基因、wzz基因及其下游wzc基因在菌胶团形成过程中是必需的。【结论】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和调控机制极可能与活性污泥优势菌动胶菌(Zoogloea)非常相似,即由胞外多糖和PEP-CTERM家族胞外蛋白质共同介导。从武汉二郎庙、汤逊湖和深圳南山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出松江菌,这些松江菌属细菌可以用于富含几丁质和壳聚糖的市政污水和虾蟹类食品加工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王晶高娜刘双元戴景程戴景程邱东茹
关键词: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
动胶菌属系统分类、生理特征及其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16年
微生物菌群一直是活性污泥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已经发现动胶菌是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中的优势细菌.本文以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为出发点,重点梳理了动胶菌属分类学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建议在前期命名过程中出现的垂(悬)丝状动胶菌和生枝动胶菌ATCC 19623株及ATCC 25935株不应再作为动胶菌属细菌对待.同时介绍了动胶菌属细菌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中降解有机物、除磷脱氮和吸附重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动胶菌胞外多聚物的组成和动胶菌优良菌株的选育.我们及合作者最近分析了两个喜树脂动胶菌的基因组并鉴定出参与菌胶团形成的一个大型基因簇,也实现了基因定点敲除等遗传操作.今后研究应重点关注动胶菌分子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及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和菌胶团形成机理、化学结构和性质.
安卫星高娜夏明戴景程余佃贞邱东茹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菌胶团废水处理胞外多聚物
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黑臭水体的底泥中筛选纯化得到的菌胶团形成菌配制成菌剂,在曝气条件下,使适应黑臭河道等受污染水体环境的菌胶团形成菌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菌...
邱东茹刘双元高娜戴景程李书杨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途径与菌胶团形成的调控机制被引量:7
2019年
活性污泥法是借助活性污泥微生物菌胶团形成来实现泥水重力分离和部分污泥回用,辅以曝气供氧,在曝气池中高密度的微生物细胞可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迅速降解、转化后为己所用,外排的剩余污泥带走大量有机质和氮磷,水质得以净化。活性污泥微生物所合成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污泥菌胶团形成必不可少的"黏合剂",吸水性极高,这也造成剩余污泥难以处置和利用。我们初步总结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概况,利用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手段,对活性污泥优势种动胶菌(Zoogloea)和其他菌胶团形成菌的EPS生物合成途径和菌胶团形成与调控机制加以研究,鉴定出一个约40 kb的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大型基因簇和一个由7个基因组成的小型基因簇,该基因簇中除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外,还编码组氨酸激酶Prs K和反应调节蛋白Prs R双组分系统,可激活RpoNσ因子共同调控一类称之为PEP-CTERM的新型胞外蛋白质的表达,参与菌胶团的形成。PEP-CTERM富含天冬酰胺(缩写为Asn或者N)残基,可能与胞外多糖通过N-连锁的糖基化形成复合物,包裹微生物细胞群体来介导菌胶团的形成。类似的PEP-CTERM基因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在许多重要的活性污泥细菌如聚磷菌和全程氨氧化菌中存在,说明这些细菌也是菌胶团形成菌,可通过污泥沉淀和回用在活性污泥中得以富集。这些研究结果可供活性污泥膨胀控制、污泥减量和剩余污泥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参考。
邱东茹高娜高娜余佃贞安卫星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胞外多聚物信号转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