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梅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电池
  • 2篇动力电池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1篇等效电路
  • 1篇等效电路模型
  • 1篇电池模型
  • 1篇电路模型
  • 1篇电特性
  • 1篇性能函数
  • 1篇学科
  • 1篇振动
  • 1篇振动信号
  • 1篇授课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特征参数
  • 1篇浓差极化
  • 1篇燃机
  • 1篇锂电池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作者

  • 5篇王丽梅
  • 3篇李国春
  • 3篇刘良
  • 2篇王丽梅
  • 1篇李小华
  • 1篇盘朝奉
  • 1篇汪若尘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汽车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AIC准则判断锂电池最优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搭建电池离线仿真模型,选用含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在线参数辨识,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建立锂离子电池模型结构复杂度和预测精度综合性能函数,对电池不同RC阶次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离线和在线参数的建模方法对不同RC阶次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AIC分析,结果表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最适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精确建模。
李国春王恩龙王丽梅王丽梅
关键词:电池模型等效电路模型
“动力电池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分析了"动力电池技术"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涉及材料学、电化学、电子电气检测技术和控制科学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学科交叉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对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科研兴趣。
刘良李国春王丽梅
关键词:动力电池教学改革
缸内压力信号中燃烧激励引起高频谐波的特征参数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振动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辨识的相位燃烧特征参数间存在滞后角、且不同工况下滞后角不一致的问题,研究了缸内压力信号中可用于表征高频谐波能量的特征参数.分析了缸内压力信号的时频分布特点,确定燃烧激励信号的频带范围;建立了单缸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对峰值压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峰值压力、最大压升率、最大压升率与燃烧始点到最大压升率点间隔角比值及燃烧始点到峰值压力点间隔角与缸内压力信号高频谐波能量呈近似线性关系;所提出的参数,包括实测振动速度信号中的pirA′B′,pirA′B′δφ′,δθ′能用于表征高频谐波能量,为基于振动速度信号特征参数修正相位滞后角提供了参考.
赵秀亮孔令沂汪若尘李小华王丽梅
关键词:振动信号内燃机
基于虚拟项目的动力电池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从《动力电池技术》课程实际出发,提出了基于虚拟项目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授课内容提出了前沿阅读报告、闭卷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对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科研兴趣。
王丽梅刘良李国春
关键词:动力电池教学改革
锂离子电池浓差极化及放电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锂离子电池内部浓差极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典型的NCM/C系锂离子电池进行试验获得关键性能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电化学模型并试验验证其准确性,基于模型开展电池放电过程中固、液相浓差极化特性及其主要因素对电池放电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单独改变负极粒径对负极固相浓差极化的影响更加明显,等比变化范围内负极引起的固相浓差变化幅度约是正极的136.05%;改变正极厚度更易加剧液相浓差极化,等量变化范围内正极引起的液相浓差变化幅度约是负极的199.01%;正极厚度对电压平台和电池容量影响显著,负极粒径影响电压平台而对容量几乎无影响;相比两者,正极厚度是同时影响电池浓差极化和放电性能的关键因素.
刘良戴玮王丽梅王丽梅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浓差极化放电特性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