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血流阻断方式对肾部分切除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4种肾血流阻断方式对肾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探讨各术式的优劣。方法:494例肾部分切除术病例,按肾血流阻断方式分为4组。开放手术无创钳集束阻断肾蒂组(A组)129例;腹腔镜束扎带阻断肾动脉主干组(B组)203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主干组(C组)94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分支组(D组)68例。分别统计4组病例,达到"肿瘤切缘阴性、无肾功能降低和无泌尿外科并发症"三个技术指标的占比,对比各组差异。肾功能降低的标准,是术后实测的eGFR,小于用残肾体积估算的eGFR。结果:4组病例,肿瘤RENAL评分分别为9.3、9.2、9.1和9.5(P=0.07);肿瘤切缘阳性率均低于1%。保留残肾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8%、89%、90%和87%(P=0.1),术后实测eGFR比估算eGFR降低,分别为9.5%、11%、4.2%和6.9%(P<0.001)。泌尿外科并发症,分别6%、10%、5%和13%(P=0.01)。同时达到三个技术指标,分别为45%、44%、69%和62%(P=0.002)。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血流阻断,单独阻断肾动脉优于集束阻断肾蒂,阻断肾动脉主干优于阻断分支,阻断肾动脉血管夹优于束扎带。
- 康新立岑松钟江刘元晓冯雄王为服王栋王安方蔡德海黄卫陈健王阳王飞曾繁畅王忠尧李道源符厚圣李国平徐从杰周家权何峰荣王金刚徐振花
- 关键词:肾脏肾血流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系感染病人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系感染病人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老年肾结石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病人,随访2年,统计结石复发率,比较复发病人和未复发病人的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系感染病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2年,共有16例病人结石复发,复发率为23.19%。2组性别、合并症、病变范围、肾积水、感染类型的构成比,以及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术前尿素氮水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结石成分、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内分泌疾病史、手术清石率及术前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感染性结石、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内分泌疾病史、手术清石率≤80%均是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病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感染性结石、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内分泌疾病史、手术清石率≤80%均是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系感染病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防治。
- 李国平李道源刘元晓康新立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泌尿系感染结石复发
- 褐藻素通过线粒体通路和氧化应激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旨在探讨褐藻素(Fx)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染色检测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超氧化物。同时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中三磷酸腺苷、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超氧化物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3细胞中Bcl-2、Bax和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结果 Fx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C-3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3细胞凋亡(P<0.05)。经Fx处理后,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线粒体碎片化,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升高(P<0.05),且Fx的作用效果成剂量依赖性。Fx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3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超氧化物的含量(P<0.05)。经Fx处理后,PC-3细胞中Bax和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C-3细胞中Bcl-2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Fx通过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和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凋亡,提示Fx有望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
- 李国平常秀亭罗小菊赵映淑王为服康新立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线粒体氧化应激
- 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例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术前静脉尿路造影(IVU)、计算机辅助体层摄影尿路造影(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或逆行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男7例,女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2.1±15.2)岁。其中合并右肾结石1例,合并右输尿管结石2例,合并右输尿管结石、右肾结石1例,合并左精索静脉曲张1例。9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合并结石患者同时行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合并左精索静脉曲张1例患者先行腹膜后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9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为(118.9±46.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3±1.7)d。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患者均无吻合口狭窄,肾积水均有所改善。因此认为,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
- 李国平李道源曾德更王为服岑松康新立
- 关键词:腔静脉后输尿管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