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兵 作品数:12 被引量: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绍兴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后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2月,行开颅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每例患者共进行4次MMSE评分:入院时(治疗前)、术后近期(术后2周)、中期(术后2个月)、远期(术后1年)。将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开颅夹闭组(42例)和介入栓塞组(8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近期、中期和远期的MMSE评分;并对不同时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在术后早期、中期及远期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开颅夹闭组(均P<0.05)。开颅夹闭组患者在术后近期及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介入栓塞组(均P<0.05);但在术后远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开颅夹闭术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近期及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介入栓塞术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的损害。 俞学斌 金国良 黄春敏 李景泉 裘天仑 鲍武乔 张小兵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夹闭 海马区微循环障碍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海马区微循环障碍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6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存在认知障碍(≤26分)63例,无认知障碍(>26分)75例;在发病后10 d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双侧海马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0只,采用线拴法血管内穿刺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10只,不作血管内穿刺。建模前及建模成功后10 d采用水迷宫法(寻找站立平台的潜伏时间)评估认知功能,然后断头取脑,切取海马组织进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评估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双侧海马区CBF下降,MTT、TTP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双侧海马区CB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20只小鼠中,存在认知障碍8只,无认知障碍12只;认知障碍组潜伏时间较无认知障碍组明显延长(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存在较多凋亡细胞,而假手术组仅见少量凋亡细胞;与无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小鼠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后早期双侧海马区即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和细胞凋亡增加,海马区持续微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神经元凋亡可能是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周永志 张小兵 王建莉 俞学斌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微循环障碍 凋亡 海马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标记物的筛选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入研究,记录年龄,GCS评分,瞳孔和头颅CT的Rotterdam评分;检测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肽素(Copep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浓度;预后指标:外伤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血清S100B(Z=7.87;P<0.01)和NSE(Z=7.37;P<0.01)浓度与急性颅脑损伤预后有关,分类和回归树分析显示以S100B、瞳孔情况、肺栓塞、NSE和CRP预测因子建立的树状预测模型,预测预后的总准确率达87%。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预后相关,与临床指标结合可准确预测预后。 王建莉 冯一 金国良 袁紫刚 杨飞英 张华亮 张小兵 包庆泉 韦明珠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3D打印教具结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住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教具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采用3D打印教具结合C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C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具主要为普通影像学资料。培训结束后对2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影像读片考核以及满意度评估,其中满意度又细分为提高学习兴趣、加深课程理解、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学习自信、提高沟通能力5个方面。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5.80±4.56)分]高于对照组[(82.30±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影像读片考核成绩[(84.73±3.94)分]高于对照组[(80.97±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高学习兴趣、加深课程理解、提高操作能力方面的满意度(86.67%、66.67%、70.00%)均高于对照组(56.67%、36.67%、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高学习自信、提高沟通能力方面的满意度(60.00%、73.33%)与对照组(53.33%、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教具结合CBL教学法可以增强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亓旭晨 胡烨婷 胡烨婷关键词:CBL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外科 影像学 弥散张量成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运动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且采取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22例,分别在发病后10~14 d、6个月行DTI检查,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胼胝体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患侧FA/健侧FA比值(rFA),同时进行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分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运动功能。分析rFA与运动功能的关系,以及rFA对运动功能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病后10~14 d、6个月患侧大脑脚、内囊后肢FA较健侧均明显降低(均P<0.05)。CST 1~2级患者大脑脚、内囊后肢rFA均高于3~4级患者(P<0.05),而NHISS低于3~4级患者(P<0.05)。发病后6个月患侧胼胝体体部FA明显高于发病后10~14 d(P<0.05);但不同时点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10~14 d患侧大脑脚、内囊后肢rFA与6个月NHISS均呈负相关(r=-0.486、-0.719,均P<0.05)。发病10~14 d患侧大脑脚rFA预测6个月运动功能的AUC为0.78,最佳截断值为0.85,灵敏度为0.57,特异度为1.00;发病10~14 d患侧内囊后肢rFA预测6个月运动功能的AUC为0.80,最佳截断值为0.73,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87。结论DTI能直观地显示HICH患者CST受损程度并进行量化,且发病后10~14 d大脑脚及内囊后肢rFA可用于运动功能的预测,其中内囊后肢rFA的预测效能更好。 张小兵 包庆泉 俞学斌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弥散张量成像 胼胝体 大脑脚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67例aSAH患者发病24h内、10d及出院6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比较认知障碍(Mo CA评分≤27分)发生率、早期评估与出院6个月评估认知障碍符合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aSAH发病24h内、10d及出院6个月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0.7%、60.5%和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发病后24h内、10d评估与出院6个月评估认知障碍符合率分别为69.5%、83.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OR=0.97)、糖尿病(OR=0.85)、烟酒史(OR=0.94)、Hunt-Hess分级(OR=2.87)、改良Fisher分级(OR=1.95)、并发症(OR=3.69)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颅内aSAH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不同时期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颅内aSAH患者出院6个月发生认知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长期烟酒史、Hunt-Hess评分、Fisher分级、并发症等有关。 周永志 张小兵 王建莉 俞学斌关键词:影响因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2例a 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2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7分98例,为认知障碍组;30~27分24例,为正常组。分析a SAH后认知障碍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 SAH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与a 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前CT-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诊断明确至手术时间、动脉瘤大小、治疗方式与a 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OR=10.562,95%CI:1.803~61.875)、术前CT-Fisher分级(OR=0.066,95%CI:0.004~1.061)是a 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术前CT-Fisher分级高是a 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俞学斌 金国良 黄春敏 李景泉 裘天仑 鲍武乔 张小兵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 栓塞术 单双侧开颅术清除双侧额叶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0年 目的研究单侧开颅术清除双侧额叶血肿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47例双侧额叶挫伤伴血肿患者,分为双侧开颅组(双侧组)和单侧开颅组(单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嗅觉保留率、GOS评分(6月时)。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嗅觉保留率均优于双侧组(P<0.05),6月时单侧组GOS评分5分(良好)者明显多于双侧组(P<0.05)。结论单侧开颅手术清除双侧额叶挫伤伴血肿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创伤,利与患者的康复。 张小兵 裘天仑 周永志 俞学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方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调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集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12月,采用自设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28个省份2625家医院自设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有2621家医院返回有效调查结果,其中2132家(81.3%)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实现了集中管理,三级医院集中管理比例最高,为87.4%。限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原因居前3位的为人力不足、设备欠缺、面积不足。集中管理比例最低的器械为软式内镜(27.1%),其次为口腔器械(69.3%)。结论:医院应改变观念,增加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力和资金的投入,提高对器械的集中管理,进一步促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方式的落实。 张小兵 徐笑 张宇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 LncRNA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4年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临床预后较差。长非编码RNA (Lnc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中的一员,近些年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近期通过对缺血性卒中的细胞、动物模型以及临床患者的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均发现它们的LncRNA转录谱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表达异常的LncRNA参与了缺血性卒中引发的细胞凋亡、细胞自噬、免疫炎症、氧化应激以及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过程,并通过不同层面的调控机制对卒中的预后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本文将对LncRNA转录前后调控等机制进行探讨,以阐明LncRNA调控链与缺血性卒中转归之间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Ischemic stroke, a global leader in both incidence and disability rates, triggers a cascade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with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neuroinflammation, and neuronal los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bleak prognoses. Among the non-coding RNA family,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have lately captivated scientific interest across disciplines like oncolog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neurodegeneration. Recent sequencing endeavors in cellular models, animal studies, and actual ischemic stroke patient samples have unveiled marked discrepancies in LncRNA expression patterns. Advancing these findings, it’s been elucidated that dysregulated LncRNAs are embroiled in the intricate mechanisms following stroke, such as cell death, autophagy, immune responses, and vascular formation, influencing recovery either detrimentally or beneficially through multifaceted regulatory pathways. This discourse delves into the intricacies of LncRNA modulation—genetic, 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to illuminate how this regulatory network intersects with stroke outcom 黄文吉 姚超杰 张小兵 桑爽 俞学斌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