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丽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多发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术治疗
  • 1篇疲乏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紫杉醇治疗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机构

  • 4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4篇陈维英
  • 4篇杨秀丽
  • 2篇净卫娟
  • 2篇辛玉珍
  • 1篇逯金海
  • 1篇张宇
  • 1篇周为
  • 1篇宋吉宁
  • 1篇李富秀
  • 1篇高灵
  • 1篇贺莉
  • 1篇陈瑞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骨包虫肺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本文分析1例罕见骨包虫肺转移典型病例的发病背景、诊疗过程、疗效评价情况,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骨包虫病初诊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发病特点,以期为骨包虫病的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骨包虫病治疗效果,降低其致残率,延长骨包虫病患者总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陈维英杨秀丽陈瑞乔玉霞张有莉
关键词:包虫病骨盆多发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5
2021年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Ⅳ期NSCLC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62~83(73.27±4.89)岁;临床分型为腺癌43例、鳞癌19例、大细胞癌9例、肉瘤样癌7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分49例,1分29例;吸烟31例,不吸烟47例;PD-L1表达阳性20例,表达阴性58例。患者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和不良情况发生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点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78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8例、疾病稳定23例、疾病进展15例,客观缓解率为51.28%,疾病控制率为80.77%。不同性别、不同ECOG评分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D-L1阴性表达与阳性表达,吸烟与不吸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毒性、肝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经对症处理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影响联合治疗方案正常实施。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NSCLC患者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可控;PD-L1阴性表达或不吸烟NSCLC患者疗效更佳。
陈维英净卫娟辛玉珍杨秀丽刘世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卡铂
青海地区乳腺癌组织中VEGF-D、D2-40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研究
张宇逯金海周为李富秀辛玉珍宋吉宁净卫娟高灵贺莉杨秀丽陈维英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该课题通过测定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D、D2-40的表达水平,探讨乳腺癌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机制。在国内对...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护理体会
2024年
调查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护理的作用。方法 以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样本,总计88例,均伴随术后癌性疲乏,双盲机制分为一般组、调查组,样本均有44例,各组均行肝动脉栓塞术,其中一般组辅以常规护理,调查组辅以对应性护理,检测肿瘤标志物并观察各组的肝功能标志物,分析癌性疲乏情况并评估各组的生存质量,比较有效率。结果 针对AFP、CEA、VEGF等实施分析,结果 在调查组低于一般组,P<0.05。针对ALT、AST以及各患者的TBIL实施分析,差异大,调查组低于一般组,P<0.05。在RPFS评分分析中,调查组在2组中更低,在QLQ-C30分析中,调查组在2组中更高,和一般组均有差异,P<0.05。满意率差异大,调查组、一般组的结果分别为86.36%、65.91%,调查组在2组中更高,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而言,将肝动脉灌注栓塞作为基础并辅以对应性护理的作用好,可降低患者AFP、CEA、VEGF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增加患者抗肿瘤能力,恢复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癌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升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疗效。
杨秀丽陈维英陈鸿里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癌性疲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