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2022年收治的30例SD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记录、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指标、治疗方式、随访资料等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数据并制作生存曲线,卡方检验分析免疫组化分类变量与SDC复发、转移的关系,单因素用于分析临床预后因子。结果30例SDC患者中,男女比例5:1,中位年龄61.5岁,约60%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下颌下腺、舌下腺、腭部小涎腺等。其中,19例雄激素受体阳性,23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26例Ki-67阳性。术后随访18~94个月,中位随访37个月,复发13例,远端转移14例,5年总生存率31.2%。术后放疗及术后放化疗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患者,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生存率相关(P<0.05),Ki-67阳性细胞数≥40%与术后复发或转移有一定相关性(P=0.025)。结论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放化疗对提高SDC患者远期总生存率有益,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是影响SD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Ki-67阳性细胞数≥40%的患者,易出现术后复发或转移。
- 陈永强柴国超李天客包阳陈思张素欣
- 关键词:涎腺导管癌雄激素受体T分期
- 自拟化湿行瘀清热方辅治口腔扁平苔藓疗效及对血清中结合珠蛋白浓度、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自拟化湿行瘀清热方辅治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中结合珠蛋白(Hp)浓度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和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口腔科门诊初诊的OLP患者42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鱼肝油局部涂抹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口腔病灶基底部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Hp浓度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1.9%(x^2=4.725,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p浓度高于治疗前(t=3.933,P<0.01),且血清Hp浓度高于对照组(t=2.247,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高于对照组(t=5.170、4.402,P<0.01);而外周血CD8^+、CD4^+/CD8^+虽然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的疗效,血清中Hp浓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可能对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
- 郭峰张梅洁许彦枝刘凤英刘珊珊陈思段艳浩姚曼曼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