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文琪

作品数:15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课程
  • 3篇教育
  • 3篇课程标准
  • 3篇涵养
  • 3篇法治
  • 2篇道德
  • 2篇学生实践能力
  • 2篇治教
  • 2篇社会
  • 2篇品德
  • 2篇情境
  • 2篇小学生
  • 2篇法治教育
  • 1篇党史
  • 1篇党史学
  • 1篇党史学习
  • 1篇多彩
  • 1篇信号
  • 1篇学法

机构

  • 15篇北京教育学院

作者

  • 15篇赵文琪
  • 1篇李岚

传媒

  • 7篇福建教育
  • 3篇新课程研究(...
  • 2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中小学德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扣好法治扣子 叩响“拔节孕穗期”——以《善待我们的“朋友”》为例
2019年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提升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涵养法治素养,做一个德法兼修的人。道德与法治教师承担着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培育,以及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担当。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听课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存在两个误区:
赵文琪
关键词: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孕穗期
基于课程标准的道德与法治表现性评价策略--以《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为例
2023年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指向的是通过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效。文章从“锚定教学目标,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坚持科学循证,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增强评价效度,共建表现性评价量规”“提升评价信度,完善表现性评价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优化表现性评价的具体策略,并以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为例加以阐释说明。
赵文琪
关键词:课程标准
浅析“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有效衔接的策略——以“网络媒介素养”教学内容为例
2017年
“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有着诸多互联互通的表现。做好两个课程的有效衔接,是课程以及学生成长的共同需要。本文提出“研读课程内容,明确教学梯度”“对比内容差异,确定衔接角度”“精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信度”以及“甄选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度”的教学策略,并以品德与社会《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和思想品德《走进绿色网络》两课的有效衔接加以阐释说明。
赵文琪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衔接
运用学情 为教学实效助力
2016年
在教学中重视学情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基于经验观念,确定教学生长点;基于问题困惑,确定教学重点;基于相同经验,确定教学切入点;基于心理特征,确定教学兴趣点4个方面提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运用学情的策略。
赵文琪
关键词:教学实效
读懂教材 助推学生习惯养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研读
2018年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编写基于儿童已经"初步适应小学生活",着眼于"养成好习惯",旨在帮助儿童在好习惯的养成中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本册教材围绕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这一核心教育目的,设置了4个单元,即"我的好习惯""我和大自然""我爱我家""我们在一起",分别从"与自我相处""与大自然相处""与家人相处"以及"与小伙伴相处"4个角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赵文琪
关键词:小学生活教材研读习惯养成道德教育目的
了解学情,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以《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一课为例
2017年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师生间的交往和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以了解学情、读懂学生为基础的.教学《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一课,教师从“课前读懂学生,让师生互动更加深入”“课中读懂学生,让师生互动更加真实”“课后读懂学生,让师生互动更加长远”等三个方面,谈谈了解学情、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赵文琪
关键词:了解学情师生有效互动
在党史学习中涵养小学生政治认同
2021年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引导学生学习党史、提升政治认同素养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走近历史原貌,获得共情感受”“立足历史背景,尝试价值判断”“依托历史资料,增强情感信念”“知晓历史责任,萌生践行愿望”四个方面阐述在党史学习中涵养小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策略,并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中“改革创新谋发展”板块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赵文琪
关键词:党史学习小学生政治认同
优化问题情境 涵养学生实践能力——以《交通“信号”要知道》为例
2019年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着意涵养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实践能力,旨在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情境时,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运用生活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涵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任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问题情境是涵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赵文琪
关键词: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情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涵养信号
深度学习视阈下的教学设计改进研究——以品德与生活《画云彩》一课为例
2017年
核心素养的提升取决于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与内化,而“深度理解与内化”源于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参与。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笔者从“明确教学背景,制定发展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立足原有经验,选取促进深度思维的教学内容”“关注自主学习,运用利于主动建构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后延伸,设计促进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四个角度思考了深度学习视阈下改进教学设计的策略,并以品德与生活《画云彩》一课为例加以阐释说明。
赵文琪
关键词: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结构化理解与教学实施例探
2024年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容量较大,涉及概念相对较多,要求教师结构化把握教材内容,基于教材内容逻辑整体把握单元核心观点,明晰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重组意义关联的教材内容,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与逻辑,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及迁移知识能力的提升,助力核心素养形成。
赵文琪
关键词:教材内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