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立娜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体征
  • 1篇输血
  • 1篇贫血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水平
  • 1篇辅助性T细胞
  • 1篇干扰素
  • 1篇Γ干扰素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1...
  • 1篇白细胞介素2
  • 1篇变化及临床意...
  • 1篇产儿

机构

  • 2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赵立娜
  • 1篇张文
  • 1篇潘晓燕
  • 1篇陈文强
  • 1篇朱斌
  • 1篇张琪

传媒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输血对贫血早产儿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输血对贫血早产儿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6月胎龄小于34周且首次入住本院NICU并接受输血治疗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对输血早产儿的输血前和输血后24 h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同时记录输血前及输血后24 h内呼吸机参数、氧合参数、乳酸水平及心输血量等的变化。结果与输血前相比,输血后24 h内贫血早产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体温较前均无明变化(P>0.05);输血后24 h内贫血早产儿的呼吸机使用参数、乳酸及氧合情况均没有明显变化;输血后左心室输出量(LVO)、每搏输出量(SV)较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贫血早产儿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在输血后明显降低,而贫血早产儿的其他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氧合情况则无明显改变。
张琪赵立娜
关键词:输血贫血早产儿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膜微粒、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136例冠心病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1例,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外周血EMPs、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Ps、IL-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外周血EMPs、IL-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以上各项指标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Ps与IL-2、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716、0.75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Ps、IL-2、IFN-γ水平升高,EMPs与IL-2、IFN-γ水平呈正相关,提示检测EMPs水平可以反映患者内皮功能、斑块炎性反应程度及斑块稳定情况。
张文陈文强朱斌潘晓燕赵立娜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