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娟莉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水力
  • 4篇水力特性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气力提升泵
  • 3篇流体
  • 3篇值模拟
  • 2篇导数
  • 2篇亚临界
  • 2篇铁系
  • 2篇铁系催化剂
  • 2篇偏导
  • 2篇偏导数
  • 2篇气液两相流
  • 2篇微分
  • 2篇微分方程
  • 2篇微分方程组
  • 2篇稳态
  • 2篇两相流
  • 2篇进气
  • 2篇类FENTO...

机构

  • 14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左娟莉
  • 9篇魏炳乾
  • 3篇张凯
  • 2篇张宁
  • 2篇王震宇
  • 1篇李国栋
  • 1篇陈荣华
  • 1篇白博峰
  • 1篇赵宾华
  • 1篇郭鹏程
  • 1篇罗兴锜
  • 1篇苏光辉
  • 1篇秋穗正
  • 1篇王雯
  • 1篇田文喜
  • 1篇孙帅辉
  • 1篇陈森林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体温度对空气-水气力提升系统性能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2020年
为探究液体温度对气力提升系统提升性能的影响,基于Eulerian多相流模型和k-ω SST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液体温度分别为20℃、60℃、90℃时空气-水气力提升系统的提升性能变化,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同一充气量下液体提升流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提升流量随时间变化最终趋于周期性波动;在低充气量下温度对空泡份额影响较小,随着充气量的增大,温度越高,空泡份额越大;当充气量在2.5m^3/h附近时,气力提升系统的提升效率到达峰值,且温度越高,峰值越大。
左娟莉杨泓魏炳乾王雯张凯
关键词:EULERIAN
高COD废水亚临界类Fenton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COD废水亚临界类Fenton处理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该系统进行高COD废水处理的方法:污水提升泵抽取污水沉淀池中的污水到混合搅拌罐中与催化剂、氧化剂混合;再经增压泵增压,混合后的污水通过换热器和反...
左娟莉张宁
局部弯曲管道对气力提升泵流动特性影响研究
2023年
气力提升泵是通过注入压缩空气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相比于传统机械泵,该泵具有环境污染少、适合不规则井和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已被广泛运用于油田开采、污水处理以及河道清淤与疏浚等领域。该文基于Fluent仿真软件,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和Standard k-ω湍流模型对s型弯管(两种弯曲位置:上弯管及下弯管;三种弯曲角度:30°、60°和90°)空气-水气力提升泵的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成果表明:①相同进气量下,垂直管提升液体流量与效率最大,下弯管次之,上弯管最小;当进气量等于35 m^(3)/h时,垂直管的提升效率为22.34%,下弯管的提升效率为20.99%,上弯管的提升效率为17.63%;②相同弯曲角度下,提升效率随进气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弯曲角度下,提升液体流量与提升效率均随弯管角度的增大而降低;当进气量等于35 m^(3)/h时,90°下弯管的提升效率为20.99%,60°下弯管的提升效率为21.75%,30°下弯管的提升效率为22.16%;③提升效率最优弯管为30°下弯管,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将弯曲管道布置在进气口之上并避免弯曲角度过大的情况。
吴霜左娟莉李国栋王震宇魏炳乾侯精明
关键词:气力提升泵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
一种多管型的气液固三相流实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型的气液固三相流实验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气体喷射器,压缩机与气体喷射器之间安装有储气罐,还包括提升管,气体喷射器设置于提升管的中部和提升管的下部之间,提升管一端连接有混合水箱,另一...
左娟莉黄泽魏炳乾吴霜王震宇
一种自然循环能力水力特性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能力水力特性计算方法,对加热段、上升管道、换热器的流体进行了控制体划分,控制体的个数为N,则整个NACIE回路共有N+1个微分方程组与N+1个初始稳态变量值,分别为加热段N个控制体内流体温度的时间...
左娟莉魏炳乾
V锥流量计火箭发动机液氢液氧推进剂测量性能被引量:5
2019年
为探究火箭发动机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流量测量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V锥流量计低温流体的测量性能。湍流模型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空化模型为Schnerr-Sauer模型,并通过自行编写UDF程序,在能量方程中考虑汽化潜热等热力学效应的影响。获得了V锥流量计流出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V锥流量计的测量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雷诺数"稳定区",该区域内流出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基本为常数,液氢液氧和常温水对应的平均流出系数基本相等,且稳定区雷诺数下限值也基本相同;不同流体稳定区的平均流出系数对应的雷诺数范围差别较大,低温流体尤其是液氢的雷诺数上限值明显高于常温水。此外,空化较轻时,对流出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影响较小,当空化区域对锥尾低压口附近的压力分布产生较大影响时,则会导致流出系数迅速下降和压力损失系数增大。在稳定区对应的雷诺数范围内,液氢、液氧和水的质量流量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其相对误差在±0.5%之内,尤其对于液氢和液氧,其在很宽的测量范围内也可以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空化的产生亦对V锥流量计测量精度影响较小。
贺登辉张振铎陈森林白博峰左娟莉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低温流体液氢液氧V锥流量计
不同液体介质下小型气力提升泵水力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污水处理、深井采油、核能领域采用气力提升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为深入研究液体介质密度对气力提升泵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欧拉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空气-水、空气-水银、空气-煤油三种小型气力提升泵内气液两相流动及其水力特性,并将空气-水气力提升泵的计算结果与其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提升管内总压降随充气量的增加而单调递减;相同气流量下,液体介质密度越大,提升管进出口压降越大;②气力提升泵提升液体流量随着气体注入流量的增大先快速增多,后增加缓慢;相同气流量下,液体介质密度越大,其提升液体流量越大;③随着气流量的增加,提升效率先增加后降低;相同气流量下,液体介质密度越大,其提升效率越大。本文研究成果将为污水处理、深井采油、核能领域的气力提升技术的应用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左娟莉杨泓魏炳乾张凯吴霜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一种自然循环能力水力特性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能力水力特性计算方法,对加热段、上升管道、换热器的流体进行了控制体划分,控制体的个数为N,则整个NACIE回路共有N+1个微分方程组与N+1个初始稳态变量值,分别为加热段N个控制体内流体温度的时间...
左娟莉魏炳乾
气力提升系统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污水处理、油田采油、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和磁流体动力转换器等领域采用气力提升系统有其显著优势.由于不同液体介质与气体介质密度对气力提升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基于Fluent仿真软件,采用欧拉模型、k-ω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氮气-水、氮气-煤油、氮气-水银及空气-水、氩气-水、氮气-水下气力提升系统内气液两相流动行为,分析了系统稳定时提升立管内气相体积分数、提升液体流量、提升效率、提升管出口处液体径向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氮气-水、氮气-煤油、氮气-水银系统中,提升管内液体介质密度越大,提升管内气相体积分数越小、提升液体流量越大、提升效率越高;2)空气-水、氩气-水、氮气-水系统中,提升管内气体介质密度越大,提升管内气相体积分数越小、提升液体流量越大、提升效率峰值越小;3)提升管出口处提升液体径向速度随气体充入量的不断增加而整体波动升高,最终管轴中心附近液体速度较大,管壁附近液体速度较小.本文研究成果为污水处理、气举采油、液态重金属冷却核反应堆和磁流体动力转换器等应用领域的气力提升技术的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左娟莉杨泓魏炳乾侯精明张凯
关键词:数值模拟
椭圆形变微小水滴撞击深水液池运动大型气泡夹带机理被引量:3
2019年
在微小水滴撞击深水液池运动中,水滴在下降过程中产生的外形振荡对后续空腔产生及气泡夹带有极大影响.因此,本文假定5种不同宽高比(AR)的微小变形水滴,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和体积函数方法对其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详细探究不同撞击速度和水滴形变对撞击后空腔变形坍缩过程、涡环的发展以及气泡夹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撞击速度下(Fr=112.5, We=145, Re=1740, V_i=6 m/s), AR=1.33下的长椭圆形变水滴与液池聚合并产生大型气泡夹带.大型气泡截留过程主要由水滴撞击时颈部自由面下产生的涡环控制,涡环裹挟自由界面形成滚动射流,最终射流接触夹带大型气泡.在气泡截留后期,腔内气旋推动侧壁向外拓展,有效增大了气泡体积.在撞击初期阶段,液滴形状越扁,水滴与液池颈部射流曲率越大,生成涡环强度越大.但扁椭圆水滴生成涡环距离自由面过近,界面的早期拉动破坏了涡环强度,因此涡环衰减也相对较快.
裴传康魏炳乾左娟莉杨泓
关键词:水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