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艳

作品数:3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矫治
  • 8篇细胞
  • 8篇矫治器
  • 7篇牙周
  • 7篇正畸
  • 5篇牙周炎
  • 5篇睡眠
  • 5篇睡眠呼吸
  • 5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破骨
  • 5篇下颌
  • 5篇下颌前移
  • 5篇口腔
  • 5篇拔牙
  • 4篇上颌
  • 4篇受体
  • 4篇通气
  • 4篇破骨细胞
  • 4篇综合征
  • 4篇阻塞性

机构

  • 3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37篇刘春艳
  • 20篇卢海燕
  • 14篇王雯
  • 11篇胡骁颖
  • 11篇马文盛
  • 9篇乔星
  • 5篇刘晔
  • 3篇董福生
  • 3篇李颖辉
  • 3篇陈文静
  • 2篇侯亚丽
  • 2篇王洁
  • 2篇刘冰
  • 1篇李艳荣
  • 1篇马哲
  • 1篇杨冬茹
  • 1篇牛小雷
  • 1篇张旭东
  • 1篇侯彦
  • 1篇张利

传媒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4篇中华口腔正畸...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7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性Ⅰ类高角拔牙后上气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减数治疗对骨性Ⅰ类高角正畸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依据颈椎分期,选取生长发育结束的骨性Ⅰ类高角患者26例,分为非拔牙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17.62±3.45)岁;拔牙组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16.85±3.51)岁。测量分析颅面硬组织和上气道形态。结果:(1)治疗后,非拔牙组U1-NA(mm)、L1-NB(mm)增大;拔牙组U1-SN(°)、U1-NA(mm)、U1-NA(°)、L1-MP(°)、L1-NB(mm)、L1-NB(°)、MP-FH(°)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软腭、舌及舌骨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非拔牙组与拔牙组治疗前后比较发现ΔU1-SN(°)、ΔU1-NA(mm)、ΔU1-NA(°)、ΔL1-MP(°)、ΔL1-NB(mm)、ΔL1-N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气道、软腭、舌及舌骨治疗前后改变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拔牙矫治对骨性Ⅰ类高角患者上气道形态无显著影响。
乔星张士珑康文静刘春艳胡骁颖卢海燕
关键词:拔牙上气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微信平台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级50名口腔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在正畸实验教学中采用微信平台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采用...
刘晔刘春艳刘洋李颖辉卢海燕马文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
文献传递
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对不同年龄大鼠深层咬肌重链肌球蛋白及肌源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咬合垂直距离升高(increasing the 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iOVD)对不同年龄大鼠深层咬肌重链肌球蛋白(myosin heavy chain,MHC)及肌源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月龄分为2组:青少年组(1.5月龄,n=24)、年轻成年组(8月龄,n=24),每组24只。2组内又分别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2个亚组(n=12),实验组磨牙放置树脂咬合板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即按照年龄及是否进行实验干预将实验动物分为青少年对照(teenager control,TC)组,青少年实验(teenager experimental,TE)组,年轻成年对照(young adult control,YAC)组,年轻成年实验(young adult experimental,YAE)组。使用Real-time PCR对各组深层咬肌MHC mRNA、MyoD、myogenin mRNA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MHCⅡa mRNA在7d时,TE高于T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TE高于T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YAE组高于Y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x mRNA在7、14d时,TE、YAE组低于TC、Y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b mRNA在7d时,TE组低于TC组,YAC、YAE组高于TC、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TE、YAE组高于TC、YAC组,YAE组高于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D mRNA在7、14d时,TE、YAE组高于TC、YA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genin mRNA和myogenin/MyoD mRNA在7、14d时,TE高于TC组,YAE组高于YA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genin/MyoD mRNA比值与MHCⅡa mR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54,P<0.05),与MHCⅡb mRN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55,P<0.05)。结论 iOVD后青少年组大鼠的深层咬肌发生MHCⅡa mRNA转化的时间更早,表达量更多。MyoD和myogenin在纤维类型转变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王雯刘春艳卢海燕马文盛胡骁颖董福生
关键词:咬肌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透明质酸的表达与作用
2023年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在唾液腺腺体和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探讨透明质酸与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2022年唾液腺多形性腺瘤蜡块21例及同一患者冻存唾液腺腺体和多形性腺瘤组织8例。Real-time PCR检测冻存唾液腺腺体组织和多形性腺瘤中透明质酸合成酶(hyaluronan synthase,HAS)、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AL)基因表达。筛选高表达基因相对应的蛋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Real-time PCR检测HYAL2、HAS2和HAS3在唾液腺腺体和多形性腺瘤中呈高表达。唾液腺腺体中HYAL2表达为HAS3表达的20倍,差异显著(P<0.05)。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HAS2、HAS3和HYAL2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多形性腺瘤中HAS2、HAS3表达增高,与HYAL2表达具有明显差异(P<0.05)。唾液腺组织中HYAL2高表达,与HAS2和HAS3表达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灰度值分析显示HAS2、HAS3和HYAL2在唾液腺腺体组织和多形性腺瘤中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论HAS2表达增加与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密切相关,或为多形性腺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刘慧娟秦田范登莹侯亚丽郝亚丽刘春艳
关键词:唾液腺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合成酶
一种可调式下颌前移矫治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下颌前移矫治器,其包括:上颌矫治器,所述上颌矫治器包括佩戴在鼾症患者上颌牙齿的上牙套、以及与所述上牙套通过螺旋扩弓组件连接的可调矫治部件,所述可调矫治部件在所述上牙套的近中设置有第一导斜面;下颌矫...
刘春艳朱亚慧卢海燕
下颌前移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兔颏舌肌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研究下颌前移矫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MAD)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兔颏舌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炎性机制在OSAHS致颏舌肌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将18只6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OSAHS组和MAD组.每日上午诱导动物仰卧位睡眠2 h,持续8周.制备颏舌肌标本,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核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NF-α、IL-6质量浓度.结果 对照组、OSAHS组和MAD组颏舌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4±0.07、0.44±0.08、0.30±0.09;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0.065±0.020)、(0.097±0.018)和(0.071±0.020)μg/L;IL-6质量浓度分别为(0.063±0.013)、(0.093±0.017)和(0.069±0.014)μg/L.OSAHS组NF-κB p65蛋白及TNF-α、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AD组(P〈0.05),对照组和MAD组NF-κB p65蛋白、TNF-α、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D治疗OSAHS可降低导致颏舌肌疲劳性增加的TNF-α、IL-6质量浓度,减少NF-κB活化,对颏舌肌起保护作用.
张士珑刘春艳王雯乔星卢海燕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下颌前移矫治器
巨噬细胞极化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
2021年
正畸牙移动是在机械力介导下,发生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1]。牙移动时,根据不同的受力状态分为张力侧和压力侧,压力侧发生骨吸收[2,3],张力侧发生骨形成[4]。牙移动过程中涉及局部炎症反应,因此必定有免疫应答,而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介质,在免疫系统中有重要作用,几乎参与了全身系统中所有的疾病发生与发展[5~9]。在牙移动过程中,在压力区和张力区附近或者较远处有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出现[10]。因此本文对巨噬细胞的M1,M2极化及其与牙移动关系做一综述。
刘雯刘春艳马文盛
关键词:局部炎症反应牙移动牙槽骨牙周膜
活性氧影响牙周炎发生发展及牙周组织再生被引量:4
2024年
背景:活性氧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和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发挥双刃剑作用,低浓度的活性氧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过量的活性氧会造成牙周组织损伤。炎症发生时,牙周组织中的活性氧聚集,通过多种细胞信号通路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诱导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目的:对活性氧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及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双刃剑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牙周炎及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潜在靶点及治疗思路。方法:通过检索1990年4月至2023年4月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periodontal defect,regeneration of periodontal tissue,chronic periodontitis,reactive oxygen specie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tive stress,oxidative injuries,free radicals,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中文检索词为“牙周组织工程,牙周缺损,牙槽骨丧失,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炎,破骨细胞,氧化应激,抗氧化,活性氧”,经过对每条文献文题、摘要的筛选,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对最终符合标准的7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活性氧是一种反应活性较高的自由基,在细菌入侵时活性氧经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大量释放,经其氧化还原反应或作为多效性生理信号传导剂在体内发挥双刃剑作用。(2)在牙周炎中,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杀灭入侵的病原菌,但高浓度的活性氧经JNK、RANK、Wnt/β-连环蛋白等通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促进免疫损伤或通过氧化反应直接损伤组织等方式加重牙周炎症。(3)在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经Nrf2等通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进而促进血管再生。这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了种子及营养的环境,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极为重要,而高浓度的活性氧则会降低牙周膜干细胞的活性,并损伤内皮细胞,不利于血管
翟浩嫣赵圆范登莹刘春艳
关键词:破骨细胞牙周组织再生ROS牙周炎活性氧牙周膜干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与牙周炎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有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反应过程及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功能,人们试图通过调控lnc RNA表达水平来实现对牙周炎症的调控及牙周组织的再生。目的:就lnc RNA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望更好地推进lnc RNA在牙周炎的研究。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库到2023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牙周炎,牙周,免疫,炎症,牙周膜干细胞,破骨细胞,成骨分化,骨吸收,骨形成,复发,缺氧,氧化应激,静态机械应变”为中文检索词;“lnc RNA,periodontitis,periodontal,immunity,inflammation,periodontalmembranestemcells,osteoclasts,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bone resorption,bone formation,recurrence,hypoxia,oxidative stress,static mechanical strain”为英文检索词,阅读每篇文献的文题、摘要进行初筛,最终筛选出87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1)牙周致病菌刺激机体导致免疫效应失衡引发炎症反应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lnc RNA参与其调控机制。(2)lnc RNA对炎性环境的牙周膜细胞主要参与了促炎的调控,对于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ce RNA机制进行调控,为探究牙周炎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对于B细胞及巨噬细胞,lnc RNA在牙周炎中可调控其亚群的浸润、细胞活性和功能发挥。(3)lnc RNA参与牙周炎相关免疫反应主要在Toll样受体与NOD样受体两种模式识别受体与核因子κB途径这一信号通路发挥作用。(4)探究lnc RNA是否可作为牙周炎生物学标志在牙周炎的诊断及预后复发问题上有很大价值。(5)已有动物实验证实了可以通过调控lnc RNA的表达水平来逆转lnc RNA在牙周炎的作用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其对牙周炎的免疫治疗研究有很大价值。(6)Lnc RNA对于牙周膜干细胞的调控主要通过内源性竞
佟彤刘春艳刘冰赵菲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破骨细胞牙周再生发病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其导致的代谢紊乱及全身各系统的损伤已在实验和临床层面得到广泛研究和证实,因此被公认为多种全身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着重对OSA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包括OSA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手段、致病机制及危害、治疗方法这五个方面。
马丽爽(综述)刘春艳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