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雨 作品数:15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 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组合蒸汽吞吐技术缺少简单明确、科学可靠分区方法的问题,依托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渗透率突进系数、原油黏度、油层厚度、井间压力梯度等因素与蒸汽吞吐井间汽窜发生所在周期的定量关系。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因素影响下蒸汽吞吐井间汽窜发生所在周期的预测模型,利用蒸汽吞吐井间汽窜发生所在周期的不同,实现组合蒸汽吞吐区的定量划分。以王庄油田坨82块为例,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相邻蒸汽吞吐井间汽窜发生所在周期进行了计算。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简单方便,结果可靠,实现了不同注汽能力下的组合蒸汽吞吐区的定量划分,满足矿场应用的需要。 赵红雨关键词:稠油 汽窜 数值模拟 王庄油田 Compertz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2004年 对Compertz预测模型进行了推导,建立了累积产油量、年产油量、最高年产油量及发生时间的预测模型。实 际应用表明,油田最高年产油量及发生时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数值符合程度较高。该模型既可以应用于预测油田 可采储量,也可应用于油田中长期规划。 王新征 孙建芳 邱国清 赵红雨 束青林关键词:产油量 油田 可采储量 低效热采/水驱稠油转化学降黏复合驱技术 被引量:8 2021年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开发以热采吞吐和水驱为主,热采中,稠油油汽比逐轮次下降,井间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钻新井不经济;水驱中,稠油油水流度比大,吨油操作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变差,采收率不足20%。“十三五”以来,为了提高低效稠油开发效果,立足多级调驱、化学降黏改善流度,提高采收率,确立了加合增效均衡驱替技术思路。从稠油致黏机理研究出发,深化了降黏剂的解聚、乳化等作用机制研究,开展了多级调驱、防膨及气体增溶等与化学降黏相结合的加合增效复合机理研究,研发了低聚型降黏驱油剂、黏弹性乳化调驱剂和双重功能泡沫调驱剂等关键化学剂,完善了方案优化决策调控技术,从而形成了以“强调驱、强降黏、强防膨、强活性、强增溶”为核心的稠油化学降黏复合驱技术。该技术有别于常规稀油的聚合物“二元”、“三元”复合驱以及普通稠油化学驱等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到多轮次吞吐后、敏感性及高温高盐水驱等多种类型稠油油藏,覆盖地质储量1500×10^(4) t,预计提高采收率8%以上,有效支撑了低效稠油油藏的变革性效益开发。 束青林 郑万刚 张仲平 杨晓敏 吴伟 吴光焕 赵红雨 郑昕关键词:复合驱 热采 胜利稠油热采技术 胜利稠油埋藏深、厚度薄、具有活跃边底水、油藏类型复杂,开发难度大。本文总结了“十五”以来胜利稠油热采井网加密、蒸汽驱、水驱后稠油转热采、热化学吞吐、强敏感性稠油开发和边际稠油水平井等热采开发新技术进展及应用效果,为实现胜... 孙建芳 韦涛 赵红雨 周燕 李洪毅关键词:稠油油田 热采技术 采收率 大井距普通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界限研究 乐安油田草4块沙四段4砂层组为弱边水普通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井距为200m×283m,目前已进人多轮次吞吐阶段,面临周期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采收率低等难题,为实现该块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考虑经济效益,结合该块实... 唐亮 赵红雨 王玉环关键词:稠油油藏 蒸汽驱 采收率 文献传递 双锅炉注汽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机理研究 2017年 蒸汽吞吐是开发稠油油藏的主要方法,一般采用一口锅炉对一口油井的方式进行注汽。针对水敏性或者多层稠油油藏,首次提出使用两口锅炉对一口油井的注汽方式来改善开发效果,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的方法对其改善开发效果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其主要机理包括3个方面:减少热损失、提高近井地带储层温度,从而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注汽压力,改善储层吸汽剖面,加强低渗层的有效动用;抑制水敏对储层的伤害,提高近井地带的渗流能力。胜利油田滨509块滨306-更8井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双锅炉注汽进行吞吐生产,周期累产油为单锅炉的2.6倍,油汽比为1.7倍,同时节省调剖费用10万元,增效300万元,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对类似油藏吞吐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赵红雨 魏超平关键词:蒸汽吞吐 水敏 稠油 蒸汽驱中最佳注汽强度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注汽强度是影响蒸汽驱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蒸汽驱中最佳注汽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整个蒸汽驱过程中其是否需要变化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解答。研究表明,蒸汽驱中最佳注汽强度就是平衡含水上升速度和热损失率之间矛盾的最优值。有效厚度、原油黏度和渗透率是影响最佳注汽强度的3个最主要因素。同时,不同的蒸汽驱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注汽强度,蒸汽驱初期应保持最佳注汽强度,后期可以通过降低注汽强度的方法提高经济效益。胜利油田P区块和G区块的开发实例印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该项研究结果对蒸汽驱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红雨关键词:注汽强度 蒸汽驱 热损失 数值模拟 排66块火成岩油藏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2017年 针对准噶尔盆地排66块火成岩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大造成的开发方式不确定的问题,运用数值模型方法,结合油藏实际动态特征,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原油黏度和储层渗透性对此类油藏采收率影响较大,并提出以地层原油流度作为区块冷采和热采两种不同开发方式的界限,得出了排66块原油流度和热采净增油提高值的关系曲线,当原油流度大于0.163 m D/m Pa·s时,采用冷采开发,否则采用热采开发。根据研究,在排66块东部部署5口评价井,均采用冷采开发,并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赵红雨 魏超平 杜玉山 吴光焕 韦涛关键词:火成岩油藏 黏度 开发方式 流度 数值模拟 普通稠油降黏剂驱与聚合物驱微观驱油机理 被引量:6 2015年 优选适用于胜利油田孤岛中二中区块普通稠油的聚合物体系及降黏剂体系,对比采收率及其微观驱油机理。结果表明,水驱油的采收率只有41.1%,微观玻璃刻蚀模型显示存在大片残余油、油块及油膜。质量分数为0.3%XJ+0.2%OP-10复配降黏剂体系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8.67%,主要依靠大油滴变形重新运移,乳化作用降低稠油流动阻力,油滴对油膜的推拉及油膜拉丝剥离作用提高洗油效率。质量浓度为1 500 mg/L AP-P5聚合物驱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55%,主要是通过增大波及面积及聚合物对油膜和盲状残余油的拉扯作用来提高采收率,相比降黏剂驱,更具优势。 赵红雨 李美蓉 曲彩霞 郝清滟关键词:聚合物驱 稠油 采收率 孤岛中二区非离子/阴离子复配降黏剂体系吸附损耗研究 2014年 针对表面活性剂在地层的吸附损耗影响降黏剂驱油效果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非离子/阴离子降黏剂体系浓度测定方法并用于测定降黏剂体系的吸附损耗。结果表明:对筛选适用于孤岛中二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XJ-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复配降黏剂体系,分别采用两相滴定法和硫氰酸钴盐比色法测定XJ-1和OP-10的浓度;复合降黏剂油砂饱和吸附量为16.28 mg/g;在油砂吸附前后,质量分数0.15%XJ-1+0.15%OP-10~0.3%XJ-1+0.3%OP-10的降黏剂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变化不明显,0.3%XJ-1+0.2%OP-10降黏剂体系驱油比单一水驱油提高采收率15.6%。 曲彩霞 李美蓉 赵红雨 郝清滟关键词: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