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微课的TPA阶梯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针对"微时代"下大学生注意力持久度下降的特点,将微课融入本校VFP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TPA阶梯式教学模式。它结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了三大模块,并运用过程化的考核体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创新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静 卢雪松 杨晓秋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微课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提出微课与探究性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微课适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相关特性,并阐述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微课的具体实施方案。 王静 卢雪松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模式 微课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 微课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循环结构为例,介绍了微课教学的制作与应用,以此探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微课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王静 卢雪松 杨晓秋关键词:程序设计 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2024年 为了弥补智能制造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发挥数字化教育在进一步实现机电类专业与智能制造专业产业链、人才链衔接上的作用,本文以智能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为基础,论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路径,探究了数字化技术在培养学生跨专业实践方面的教学案例,并探讨了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实践教学面临的学科交叉融合、设备资源短缺等薄弱环节发挥巨大作用。 吕宵宵 王静 张倩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中应用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2009年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并对在应用研究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策略。 徐晶 孟纯煜 唐忠宽 王静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计算机公共课 研究型教师 教学评价 湿地轻型两栖式多功能工作机切割器的运动分析与仿真研究 2021年 为解决湿地水生植物季节性收割作业量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发了一种能够在复杂条件下收获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湿地轻型两栖式多功能工作机。对工作机的关键部件切割器进行数学建模与运动学分析,应用ADAMS软件仿真分析得到了切割器工作过程中割刀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王静 宋力 沈辉关键词:往复式切割器 基于HMIPv6的微观快速切换方案 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基于HMIPv6协议,将组播技术应用于移动锚点(MAP),提出了一个新型微观快速切换方案,在切换过程中它可大大降低服务中断现象。本文最后通过NS-2仿真并与HMIPv6协议进行性能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案在快速接收数据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王静关键词:组播 移动锚点 新一轮审核评估视域下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动力和路径 被引量:6 2022年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一轮审核评估视域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的内驱力、社会需求的牵引力、高校竞争的推动力、科技驱动的加速力和审核评估作为外部评估的倒逼力等共同形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系统。基于审核评估的教育教学改革,应在评估新理念指导下,对照审核指标体系,找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加强“五自”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改革从外部驱动转向内在自觉;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断提升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王静关键词:本科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 基于域内组播的微观移动方案 2006年 在研究现有各种微观移动协议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快速切换以及在小蜂窝架构中切换的不足,结合域内组播与下一代IP(IPv6)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个新颖、高效的域内组播结构体系,主要介绍了协议体系中着重解决的2个关键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HAW A II和C IP协议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该协议体系在数据包丢失和切换延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王静 杨云关键词:组播 算法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