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手术
  • 2篇ERCP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管支架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亚群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假性囊肿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王建龙
  • 4篇康建省
  • 3篇马利锋
  • 3篇张立超
  • 3篇刘国超
  • 2篇侯森林
  • 2篇李涛
  • 1篇乔占英
  • 1篇王晨宇
  • 1篇王若
  • 1篇张占学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累积和分析法的外科ERCP术者学习曲线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对外科完成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RCP)规范化培训后的独立术者成长期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绘制其学习曲线。方法确定ERCP操作过程中的可量化评价标准包括乳头插管时间、手术并发症(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尝试插管次数等六项,采集自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全部的ERCP手术操作记录中以上参数的具体值进行统计分析,学习曲线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为:δ=Xi-X0,计算每一次操作的6个评价指标的累积和值即该次ERCP操作水平量化值的总和(∑=δ1+δ2+δ3+δ4+δ5+δ6),量化后绘制学习曲线并分析学习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该术者总体插管成功率为99.4%,高于一般文献报道的独立ERCP操作术者的插管成功率要求。取前100例ERCP操作病例绘制CUSUM控制图并拟合学习曲线。拟合曲线公式:y=10.7001+0.1020x+0.008372x2-0.000089x3,决定系数R2=0.899,曲线拟合效果较好。68例ERCP手术后,曲线k值为负,故68例ERCP手术后,该术者跨越学习曲线。结论外科术者即使没有内镜基础直接进行ERCP操作培训完全可以胜任ERCP手术,其插管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较文献报道的无明显升高。
王建龙单亚斌郭军侯佳超樊伟华康建省
关键词:ERCP手术并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后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采集31例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3、7、14天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3+、CD4+、CD3+/ CD4+、CD3+/ CD8+及 CD3+ CD4+/ CD3+ CD8+比值,同时测定血常规,比较 T 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变化及与血小板变化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随术后时间的延续 T 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和 CD3+/ CD4+均为上升趋势,而CD3+/ CD8+及 CD3+ CD4+/ CD3+ CD8+为下降趋势,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6.91、3.93、4.18、2.59、3.67,P 值分别为0.023、0.004、0.011、0.001、0.002;且与术后血小板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0.271、0.345、-0.119、-0.164,P 值分别为0.039、0.021、0.002、0.017、0.023。结论 ITP 患者存在 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脾切除术可改善 ITP 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且可以作为了解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马利锋王晨宇王若张立超刘国超王建龙康建省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腔镜脾切除术淋巴细胞亚群
微小RNA-150在胆囊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0与胆囊癌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30例胆囊癌肿瘤组织中miR-150的表达,以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为对照;qPCR法同时检测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mRNA表达,分析miR-150与这些基因的关系。应用miR-150 mimics转染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的改变;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基因mRNA和蛋白的变化。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时采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后续的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两样本之间相关性比较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胆囊癌组织中miR-150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均低于慢性胆囊炎组织(t=-7.035、-14.146,P<0.01);PCNA、N-cadherin、MMP-9的mRNA与慢性胆囊炎组织比较均明显增强(t=3.813、9.339、5.616,P<0.01)。miR-150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t=3.228、2.396、-2.604,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150与E-cadherin呈正相关(r=0.630,P<0.05),与PCNA、N-cadherin、MMP-9表达呈负相关(r=-0.769、-0.628、-0.616,P<0.05)。转染miR-150 mimics后GBC-SD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F=1965.860、114.940,P<0.01);转染后PCNA、N-cadherin、MMP-9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高(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miR-150表达降低是肿瘤进展的因素,其机制可能在于miR-150通过调节一些基因表达参与肿瘤EMT过程。
李涛马利锋刘国超王建龙尹兆强张占学
关键词:胆囊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临床病理特征体外实验
ERCP在胰腺假性囊肿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9例,均行ERCP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等发生情况,并抽取囊液送检,检测囊液淀粉酶水平...
张立超侯森林乔占英康建省王建龙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鼻胆管改裁胆管支架成形术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前胆管癌仍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患者就诊的首要症状多为渐进性黄疸,发现时往往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根治性手术五年生存率仅10%,预后极差。对于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或者不愿意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可以有效解除阻塞性胆汁淤积,减轻黄疸、皮肤瘙痒、腹痛等相关并发症,预防胆管炎并避免渐进性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衰竭等,是解除恶性胆道梗阻的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王建龙于廷廷张卫张立超李涛马利锋刘国超康建省侯森林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支架成形术鼻胆管恶性胆道梗阻根治性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