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如东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普网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绞窄疝22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强生超普网片(UPP)无张力修补在成人急性腹股沟绞窄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急性腹股沟绞窄疝22例,采用超普网片(UPP)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2例均顺利完成超普网片(UPP)无张力修补,手术时间为(60±15)min,住院时间为(6.7±1.6)d,术后24h内下床活动,术后切口局部红肿6例,阴囊肿胀积液8例。随访6个月至1年,未发现复发及深部补片感染病例。结论:超普网片(UPP)无张力修补可选择性用于成人急性腹股沟绞窄疝的治疗。
- 昝志政李毅
-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
- 不同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股沟疝疾病患者采用传统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如东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分别采用常规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效果、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术后第二天主诉疼痛程度VAS评分水平。结果治疗组研究对象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分别有1例和7例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天主诉疼痛程度VAS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疾病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使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 李毅
-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手术
- 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56例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54例顺利取出结石,术后1月拔管,其中1例出现胆漏,行ERCP+EST+ENBD痊愈。2例取石失败,其中1例因结石致密嵌顿,放弃取石,留置T管,术后1月行ERCP+EST+ENBD痊愈;另1例取石时导致胆总管下端后壁穿孔,行穿孔处修补+T管+后腹膜引流术,术后1月行ERCP+EST+ENBD痊愈。结论:胆总管下端结石致密嵌顿时无法打开取石篮,应用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取石有一定的技术优势,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正确轻柔的手法,是避免结石残留和胆道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 昝志政李毅
- 关键词:胆道镜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38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9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作腹腔镜组,1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作开腹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评估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胆囊取出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且术后患者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其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手术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李毅
- 关键词:传统腹腔镜胆囊良性疾病
-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研究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48例,行TAPP干预)和对照组(32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影响TAPP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高(β=1.148,P=0.008,95%CI=1.348~7.366)和疝环粘连程度重(β=1.045,P=0.002,95%CI=1.502~5.381)是导致TAPP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PP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患者BMI≥24 kg/m2、疝环重度粘连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患者术前应注意控制体质量。
- 李毅
- 关键词:腹股沟疝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