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海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伤患者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
  • 2篇疗效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调节蛋白
  • 1篇休克
  • 1篇血白细胞
  • 1篇血必净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预后
  • 1篇早期综合治疗
  • 1篇脂肪栓塞
  • 1篇脂肪栓塞综合...
  • 1篇神经调节蛋白

机构

  • 10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宋海涛
  • 5篇于欣
  • 5篇王永杰
  • 5篇李震霄
  • 4篇张靓靓
  • 4篇张海涛
  • 4篇王潇然
  • 2篇廉吉虎
  • 2篇王勇
  • 1篇陆巍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以早期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早期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6.23%,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83.02%,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缓和了医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宋海涛张海涛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早期综合治疗
NRG1、HE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NRG1、HER3表达对PC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C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分别为78.13%(75/96)、75.00%(72/96),高于癌旁组织6.25%(6/96)、8.33%(8/96)(χ^(2)/P=101.670/<0.001,87.771/<0.001)。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患者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大于TNM分期Ⅰ~Ⅱ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χ^(2)/P=6.181/0.013,8.533/0.003;7.731/0.005,6.769/0.009;6.508/0.011,7.376/0.007)。NRG1阳性组、HER3阳性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低于NRG1阴性组、HER3阴性组(χ^(2)/P=4.267/0.039,5.499/0.019)。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术前PSA≥20μg/L、NRG1阳性,HER3阳性是影响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48(1.118~1.875),1.401(1.138~1.724),1.353(1.059~1.728),1.338(1.057~1.692),1.293(1.014~1.649)]。结论PC癌组织中NRG1、HER3表达升高,与P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新的评估P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王潇然陆巍于欣王永杰王勇廉吉虎李震霄宋海涛
关键词:前列腺癌神经调节蛋白1预后
左胫骨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报告
2023年
左胫骨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临床表现差异大,有的患者发病急骤,甚至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很快死亡,有的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医生应对其提高警惕,早期识别,早期治疗。现对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并发FES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车祸伤致左小腿肿胀,畸形1 h于2022年10月14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身高175 cm,体重82.5 kg,体重指数(BMI)27 kg/m^(2).
于欣王潇然李震霄董春丽宋海涛张靓靓
关键词:胫骨骨折脂肪栓塞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USF2、USP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外周血上游转录因子2(USF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KI将患者分为AKI组(107例)和非AKI(NAKI)组(152例)。收集临床一般资料,检测外周血中USF2、USP10的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USF2、USP10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SF2、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价值。结果 AKI组血清USF2表达水平高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10表达水平低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USF2表达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P<0.05),USP10表达与BUN、Scr、CysC呈负相关(P<0.05)。高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脓毒症休克、高表达USF2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高表达USP10是保护因素(P<0.05)。USF2、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95%CI:0.676~0.808)、0.781(95%CI:0.724~0.839),联合USF2和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AUC为0.907(95%CI:0.865~0.948),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USF2表达增加,USP10表达下降与合并AKI风险增加以及肾功能下降有关。
于欣王永杰李震霄宋海涛董春丽张靓靓张海涛王潇然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动态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OVID-19康复患者60例,其中轻型+普通型32例、重型+危重型2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0、24周的血清IgM、IgG抗体水平,并判断抗体阳性情况、记录抗体阳性持续时间。采用COX模型分析血清IgM、IgG抗体阳性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血清IgG抗体峰值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0、24周血清IgM抗体中位水平分别为3.62、1.27、0、0、0、0、0 s/co,血清IgG抗体分别为42.68、62.00、51.43、48.16、30.65、19.14、12.99 s/co。60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0、24周血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3%、50.0%、0、0、0、0、0,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91.6%、71.2%、54.1%、20.3%;血清IgM、IgG抗体中位阳性持续时间分别为4周(95%CI:3.10~4.91周)及20周(95%CI:19.02~20.98周)。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IgM抗体中位阳性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IgG抗体中位阳性持续时间短于后者(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IgM抗体阳性持续时间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临床分型均无关(P均>0.05),临床分型是患者血清IgG抗体阳性持续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60岁、合并基础疾病、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的患者血清IgG抗体峰值较高(P均<0.05),临床分型是患者血清IgG抗体峰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OVID-19患者康复期内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均逐渐降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IgG抗体阳性持续时间更长且峰值更高。
董春丽宋海涛张靓靓王永杰
关键词: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
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5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02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51例。常规剂量组静脉推注乌司他丁20万U/次;大剂量组静脉推注乌司他丁100万U/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剂量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为(25.21±2.46)分,大剂量组为(17.39±1.83)分;大剂量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常规剂量组治疗后的白细胞水平为(12.10±2.87)×109/L,大剂量组为(9.20±2.09)×109/L;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都有所下降,且大剂量组的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住院时间为(21.73±6.51)d,常规剂量组为(26.61±7.32)d,常规剂量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大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患者MODS发生率为21.57%,常规剂量组为47.06%,常规剂量组患者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大剂量组(P<0.05)。结论给予感染性休克患者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可减轻患者病情,降低白细胞水平,减少MODS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宋海涛张海涛
关键词:乌司他丁感染性休克大剂量疗效
对PKM2进行RNAi可提高环磷酰胺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
2023年
目的目的:探讨对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进行RNAi提高环磷酰胺(CTX)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联合CTX和表达PKM2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用于人PC3细胞株,观察其对PC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pshRNA-Con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shRNA-PKM2+CTX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pshRNA-PKM2组和CTX组(均P<0.05)。pshRNA-PKM2组和CTX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hRNA-PKM2+CTX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第18天后,pshRNA-Con组同一时间点肿瘤体积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shRNA-PKM2+CTX组同一时间点肿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PKM2是调节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关键酶,抑制PKM2可抑制肿瘤生长。
王潇然于欣王永杰王勇廉吉虎李震霄董春丽宋海涛张靓靓张海涛
关键词:环磷酰胺RNAI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早期风险识别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至4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确诊COVID-19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分型分为MC组(轻型及普通型,61例)与SC组(重型及危重型,12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COVID-19疫苗接种情况、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透析时间]、首发临床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呼吸困难)、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白蛋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aCCI、淋巴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6, 95%CI:1.016~1.553,P=0.035;OR=1.021,95%CI:1.001~1.041,P=0.04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疫苗接种率低,整体年龄偏大。年龄大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春丽宋海涛于欣李震霄王永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重症C反应蛋白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预测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价值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在预测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需要机械通气的脓毒血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容量负荷试验(VE),根据VE前后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是否≥10%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液体反应性阳性组(A组),另一组为液体反应性阴性组(B组),应用床旁多普勒超声测量其下腔静脉直径(IVC)并计算VIVC,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IVC、VIVC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的85例患者中,其中有60例存在液体反应性,占患者总体的70.58%。两组患者经过VE后,液体反应阳性组(A组)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不大,心率(HR)前后对比有明显下降,其中反应组织灌注指标Pv-aCO_(2)值变化甚微,但乳酸(Lac)值、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较前有下降(P<0.05)。A组VIVC为0.34±0.15,B组VIVC为0.17±0.04。两组下腔静脉最大径(Dmax)、最小径(Dmin)及VI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VC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脓毒症患者对液体的反应能力,动态测量可用于指导临床补液治疗。
杜茗雨宋海涛
关键词:脓毒血症
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海涛
关键词:血必净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