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正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地理信息
  • 3篇测绘
  • 2篇遥感
  • 2篇生态
  • 2篇测绘地理信息
  • 2篇大数据
  • 1篇地理信息服务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对地观测
  • 1篇对地观测系统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平台
  • 1篇遥感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机构

  • 11篇陕西测绘地理...
  • 7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1篇闫正龙
  • 7篇高凡
  • 1篇彭亮
  • 1篇王莺

传媒

  • 2篇中国测绘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理信息世界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S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动态演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4
2019年
3S技术可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各要素的综合、动态、实时监测,是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观测手段和信息处理工具。本文通过介绍生态环境监测必要性、3S发展历程及总结该技术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演变分析研究中的优势及特点,对3S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对地综合观测系统的全球发展视角,从监测内容尺度、技术研究方法、监测分析手段及多源技术融合等方面阐述了3S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闫正龙高凡何兵
关键词: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对地观测系统
1957—2015年红碱淖湖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选取红碱淖湖泊1957-2015年近60 a合计15期DRG、DLG、DOM、遥感影像、纸质地图等基础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辅以野外调绘资料及相关属性数据,综合利用RS、GIS、GPS等技术,采用空间数据处理、信息提取解译、海量数据建库、集成管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60 a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同时结合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探讨了引起湖泊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近60 a研究区水域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1)1957-1976年,水域面积持续增长并达到近60 a极大值,由1957年的37.6 km^2增至1976年的55.53 km^2,增幅高达47.69%,以湖泊北侧、南右侧区域增幅速度相对较快,其他区域次之;2)1977-1999年,水域面积整体状况稳定,维持在50 km^2左右;3)2000-2015年,水域面积呈逐年萎缩趋势,由1999年的50.27 km^2减少至2015年的31.05 km^2,减幅达38.23%,除七卜素河附近水域在2005年出现逆转面积略有增加外,其他区域均呈现规律性萎缩趋势;总体来看,近60 a间红碱淖湖泊水域面积演变过程依据水域面积年间变化率可以划分为扩张期(1957-1976)、稳定期(1977-1999)、萎缩期(2000-2015)3个阶段,总体呈现萎缩趋势;气候暖干化趋势是影响扩张期和稳定期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暖干化叠加人类活动(上游水利工程修建、煤矿开采、环湖路面建设、灌溉耗水等)是造成萎缩期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
王莺闫正龙高凡
关键词:遥感气候变化
陕西时空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关键问题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针对时空大数据环境下现有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及服务不足,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依托多年海量数据资源积淀,顺应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海量数据组织、资源目录体系管理、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混合存储体系架构设计、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等关键问题研究,完成了融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海量数据资源的组织管理、混合存储、云平台构建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时空大数据环境下的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同时,基于所设计的资源体系架构,选取范围约2700000km2内多源/多时相/多分辨率/多区域的海量影像开展数据处理,超2200站的全国基准站网GNSS解算及陕西省域205600km2范围内的数据入库存储/镶嵌数据集构建等测试验证。实践结果表明,该时空大数据资源体系架构设计合理,作业效率大幅度提升,为充分发挥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海量数据资源沉淀与技术优势,以及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下自然资源管理与社会公众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及技术支撑。
杨宏山闫正龙白穆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
支撑大平台 谱写新蓝图——陕西富平县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纪实
2017年
陕西省富平县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市建设部联合发文并由住房和城市建设部牵头负责的全国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之一。在富平县一张蓝图、“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支撑保障作用充分彰显。
闫正龙
关键词:信息管理大平台环境保护
1989—2017年乌伦古河流域景观格局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为研究乌伦古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以乌伦古河出山口二台水文站以下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89年,1998年,2006年,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利用3S技术,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分析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探讨乌伦古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30a乌伦古河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扩张趋势,水体和湿地面积呈微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呈显著减少趋势,林地面积呈波动增加趋势,草地面积1989—2006年呈减少趋势,2006—2017年呈微弱增加趋势;(2)从斑块类型水平上看,除湿地外,其余各景观类型NP、PD、LSI均呈增加趋势,表明景观破碎程度加剧,结构复杂性增加。从景观水平上看,SHDI和SHEI呈增加趋势,CONTAG呈减少趋势,表明各景观类型面积差异减小,景观丰富度增加,异质性增强,景观连通性降低,空间差异显著;(3)景观格局变化受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和社会政策的共同影响。其中,人类活动为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形式为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快速扩张和水利工程的建设。
薛嵩嵩高凡何兵闫正龙
关键词:景观指数
新时代下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0
2020年
针对机构改革及自然资源部职责分工,客观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基于技术沉淀优势并围绕职责定位,从测绘基准体系服务、标准框架分析建设、时空大数据资源整合、体系架构设计验证及平台服务政府决策等多项实际出发,展开了新时代新机构新职责下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分析和初步实践;同时,基于混合存储环境及云平台体系架构,选用范围近2800000 km^2的数据开展影像处理、DEM/DOM/DSM产品制作、超2100个全国基准站网GNSS数据解算等试验测试,发现架构体系合理,项目生产及存储效率均有大幅提升,这为外派机构及行业单位实施类似项目提供了示范参考,也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充分发挥"技术+数据"优势、更好地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杨宏山闫正龙张雪萍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池
打开测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口
2017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部署。十八大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测绘地理信息面临的需求、政策和技术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闫正龙
关键词:测绘破口经济发展地理信息
2000—2016年叶尔羌河中下游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获取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变化信息,探讨和揭示内陆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空间演变规律。【方法】以叶尔羌河流域2000—2016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数据、水文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RS、GIS及GPS等技术,采用空间数据处理、信息提取解译、海量数据建库、图属一体化、数据仓库管理技术等方法,研究分析2000—2016年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①从时间方面看,2000—2016年研究区植被覆盖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即由2000年的6 025.9 km^2减少至2016年的5 620.4 km^2,减少了405.5 km^2,年减少率为0.42%,其中,主要为低盖度植被向劣盖度植被转移,研究区植被覆盖趋于退化;②从空间方面看,研究区天然植被主要分布于B段(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汇合处至三河汇口处),以劣植被覆盖为主,2000—2016年植被覆盖度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A段(卡群以下至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汇合处),且减少的植被覆盖多为劣盖度。【结论】研究区生态水平退化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平原区气温升高造成的蒸散发损失加大及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挤占生态用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
高凡何兵闫正龙陈思宇覃姗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遥感NDVI
叶尔羌河径流演变规律与变异特征被引量:16
2018年
科学认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以径流为主要指征的水循环过程及其变化,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前提,对于认识水文机理,应对径流变化具有重要价值。选取干旱区内陆河流叶尔羌河卡群断面1957-2015年长系列实测月径流系列、1962-2015年长系列实测月气温与降水系列,采用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Cr、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n、相对变化幅度Cm、集中度Cd、集中期D、年际径流均值、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最小流量及出现时间、年际极值比等多指标,运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R/S法、排列熵法等多方法,揭示叶尔羌河径流演变规律与变异特征,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叶尔羌河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趋均匀化、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多趋势且为正持续性,其中1957-1961年和1993-2015年为显著径流增加时段;Mann-Kendall法与排列熵法均证实了1997年为该径流序列的突变点也为变异点;气温,特别是夏季7-8月平均气温(相关系数为0.81)为叶尔羌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何兵高凡闫正龙蓝利
关键词:影响因素
近30年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识别新疆乌伦古河流域近30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为指导该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区1989,1998,2006和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综合利用3S技术,监测并分析研究区近30 a LUCC时空演变特征,采用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计算并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结果]①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扩张趋势,水体和湿地面积呈微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呈显著减少趋势,林地面积呈波动增加趋势,草地面积1989-2006年呈减少趋势,2006-2017年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中,耕地净增加量最大(847 km 2),未利用地净减少量最大(744 km 2),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显著区域主要位于福海县、杜热乡和齐干吉迭乡;②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1989年的146.75增加至2017年的168.2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由1989年的2.635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915亿元,净增加0.28亿元。[结论]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及相互转换,研究区土地资源总体处于高强度发展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相应响应,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
薛嵩嵩高凡何兵闫正龙
关键词:LUCC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