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碧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成像
  • 7篇卵巢
  • 6篇肿瘤
  • 6篇磁共振
  • 5篇B值
  • 5篇DCE-MR...
  • 5篇DWI
  • 5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上皮
  • 3篇加权成像
  • 3篇交界性
  • 2篇上皮性
  • 2篇上皮性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瘤
  • 2篇卵巢囊
  • 2篇卵巢囊腺瘤
  • 2篇卵巢上皮
  • 2篇卵巢上皮性
  • 2篇卵巢上皮性肿...

机构

  • 1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12篇刘碧英
  • 6篇戚婉
  • 6篇张彩霞
  • 4篇林晓南
  • 3篇许亚晔
  • 2篇杜灏蓝
  • 1篇叶成斌
  • 1篇张洪生
  • 1篇黄成华
  • 1篇张玮
  • 1篇钟群
  • 1篇黄培生
  • 1篇王艳旭
  • 1篇杨直
  • 1篇施敏敏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MRI及DW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2例OGCT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行DWI(b=0、800s/mm2)及ADC值测量。结果:12例中,幼年型OGCT3例,成年型OGCT9例。囊性2例,囊实性9例,实性1例。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DWI呈不同程度高信号,平均ADC值0.612×10^-3mm^2/s;囊性成分T1WI呈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上部分囊液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呈低信号,平均ADC值2.207×10^-3mm^2/s;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至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强化。11例肿瘤囊变区可见数量不等的出血信号。结论:OGCT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但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
张彩霞戚婉刘碧英张玮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6例恶性肿瘤,13例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术前对肿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DCE-MRI检查,测量肿瘤实性区ADC值、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并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结果卵巢恶性组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组实性区ADC值、K^(trans)值、K_(ep)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_(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ROC曲线,当b值=1200 s/mm2时,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阈值为931 mm2/s,AUC为0.7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76.9%,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58.8%,诊断准确率74.4%;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0.0655 min-1,AUC为0.8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76.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3.3%,诊断准确率87.2%。DCE-MRI、高b值DWI联合应用对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84.6%、92.6%、91.7%、92.3%。结论b值=1200 s/mm2及K^(trans)值联合应用在卵巢恶性肿瘤、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帮助临床医师术前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
刘碧英何岩燕兰鹏张彩霞林晓南张小镇钟群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多b值DWI和DCE-MRI联合应用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初探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多b值DWI、DCE-MRI联合应用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多b值DWI及DCE-MRI检查。测量卵巢肿瘤囊、实性部分的ADC值、实性部分的TIC及相应的定量参数值。利用ROC曲线分析得出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最优参数值和最佳诊断阈值,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得出相应的诊断效能。结果:(1)卵巢良恶性肿瘤实性部分各组间ADC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囊性部分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利用ROC曲线分析得出,当b值为1 200 s/mm^2时DWI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最佳诊断效能,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17×10^(-3)mm^2/s;DCE-MRI中Ktrans值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最佳诊断阈值为0.093 min^(-1)。(3)多b值DWI联合DCE-MRI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较单一检查方式高。结论:(1)b=1 200 s/mm^2时DWI和DCE-MRI Ktrans值在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时诊断效能最高;(2)多b值DWI联合DCE-MRI提高了卵巢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施敏敏刘碧英戚婉
关键词:卵巢肿瘤磁共振成像
静动态MRI对初产妇分娩前后盆底结构变化的评估
2024年
目的采用静动态MRI观察并评估初产妇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盆底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志愿者,分别于产前、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行盆底静动态MRI检查,分析和测量静息期及力排期盆底结构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包括:膀胱颈至耻骨尾骨线(PCL)的距离(B-PCL)、子宫最下缘至耻骨尾骨线的距离(U-PCL)、耻骨联合下缘至直肠后壁肛管直肠交界部(ARJ)的距离(H线)、H线末端至耻骨尾骨线的垂线距离(M线)、肛提肌裂隙面积(LHA)、提肛板角(LPA),静息状态图像测量双侧肛提肌厚度(PRT)。两两比较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各参数分别在静态MRI和力排期MRI的差异。参照MRI诊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标准及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标准将产后受试者分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组和正常组,进一步比较两组在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的盆底各测量参数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静息期及动态期各盆底指标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受试者产前与产后3个月比较,静息态的M线、LP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参数及力排期诸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与产后6个月比较,静息态的M线、LPA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参数及力排期诸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与产后6个月比较,静息态及力排期各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PFD组与正常组比较:产前力排期的B-PCL、U-PCL、L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力排期参数及静息态诸测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力排期的B-PCL、U-PCL、H线、M线、LHA、L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态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个月力排期的B-PCL、U-PCL、M线及静息态的B-PC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及力排期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动静态MRI检查能全面评估盆底结构变化,并能早期发现
张彩霞林晓南刘碧英兰鹏张小镇叶成斌
关键词:盆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磁共振成像
卵巢甲状腺肿的CT和MRI表现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和MRI表现,观察其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和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等,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均为单发发病,左侧8例,右侧2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囊实性肿块;肿块呈分叶状8例,卵圆形2例。肿瘤最大径3.2~13.6cm,平均9.4cm。10例行MRI检查T2WI囊腔内可见极低信号区9例,增强后10例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4例可见腹、盆腔积液,6例可见脂肪信号。1例行CT检查实性部分为增厚的分隔及囊壁,囊性部分可见高密度区,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厚壁分隔中见点状钙化,无腹盆腔积液。结论:卵巢甲状腺肿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确定诊断。
严文杰戚婉刘碧英兰鹏许传芳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体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DCE-MRI、DWI联合ROMA模型对卵巢交界性、Ⅰ期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b-1200)联合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ROMA)对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EOTs)和FIGO分期Ⅰ期恶性上皮性肿瘤(MEOT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BEOTs和21例Ⅰ期MEOTs,术前完善DCE-MRI、DWI检查,测量肿瘤实性部分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ADC(b-1200)值;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运用公式计算ROMA值。依据病理结果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获得各参数Youden指数、阈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BEOTs和MEOTs两组间K^(trans)值、K_(ep)值、ADC(b-1200)值、RO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 K^(trans)值为0.1245 min^(-1)时AUC=0.831;K_(ep)值为0.2805 min^(-1)时AUC=0.793;ADC(b-1200)值为1114.7 mm^(2)/s时AUC=0.865;ROMA值为13.45%时AUC=0.796。联合K^(trans)、ADC和ROMA建立诊断模型,AUC=0.932。结论 DCE-MRI、DWI(b-1200)、ROMA模型对BEOTs和MEOTs均有鉴别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林晓南杜灏蓝严文杰黄成华刘碧英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DCE-MRI和高b值DWI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初探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DCE-MRI)结合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DCE-MRI及DWI(b=800mm^2/s)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学特点;测量肿瘤实性成份的时间密度曲线(TIC)、相应定量参数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出诊断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最优参数和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囊腺瘤22例:单囊7例,双囊1例,多囊14例(其中3例见彩色玻璃征);7例见单发或多发壁结节,结节可见强化或不强化。交界性肿瘤3例,囊腺癌9例:均见明显实性成份,以囊腺癌为著;(2)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实性部分的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速率常数(K ep)值、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 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得出K trans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206min-1,敏感性50%、特异性95.5%、阳性预测值(PPV)91.7、阴性预测值(NPV)50%。ADC值鉴别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208×10^-3 mm^2/s,敏感性75%、特异性100%、PPV 100%、NPV 80%。结论DCE-MRI结合高b值DWI能为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张彩霞戚婉刘碧英许亚晔
关键词:囊腺瘤囊腺癌
常规MRI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囊腺瘤与交界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常规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联合血清癌抗原125(CA125)对卵巢囊腺瘤、交界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术前常规MRI平扫及增强、多b值DWI定量分析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瘤的病例40例,其中囊腺瘤24例,交界性肿瘤16例.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对术前MRI表现、血清CA125水平及卵巢肿瘤实性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对两类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囊腺瘤组与交界性肿瘤组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壁结节/软组织、囊壁厚度、血清CA125方面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实性区多b值的ADC值A1、A2在囊腺瘤组与交界性肿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值为400s/mm^(2)时对囊腺瘤和交界性肿瘤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4)常规MRI、多b值DWI联合血清CA125能提高对卵巢囊腺瘤、交界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论常规MRI、多b值DWI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囊腺瘤、交界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诊断价值.
刘碧英张素萍张小镇张彩霞许亚晔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应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原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 MRI),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主动与被动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主动组和被动组各10例,2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主动组利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的主动模式引导患者肢体主动运动,被动组全部训练由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运动,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行BOLD-f MRI检查,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功能区的激活部位及相应部位的激活体积,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脑功能区激活体积、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LD-f MRI成像可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戚婉施敏敏刘碧英王艳旭许亚晔杜灏蓝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肱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及相关病变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肱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骨软骨瘤及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差异。方法对右肱骨BPOP、右肱骨软骨肉瘤及左肱骨骨软骨瘤各1例进行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结果 BPOP、骨软骨瘤患者无明显疼痛,软骨肉瘤患者伴剧烈疼痛,镜下BPOP由编织骨、钙化性软骨和纤维组织3种成分无规则排列而成,常出现奇异性软骨细胞及特征性"蓝骨",影像学示BPOP病灶位于骨表面,病灶与附着骨之间一般无髓腔相通,可与骨软骨瘤及软骨肉瘤鉴别。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与软骨肉瘤、骨软骨瘤易混淆,结合影像学与组织学可以明确诊断。
杨直吴婺松张洪生刘碧英黄培生
关键词:骨肿瘤软骨肉瘤骨软骨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