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样法选取2017-02~2018-02本院68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运动功能变化及康复效果。结果:①干预后,两组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两组PDI评分、MD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更好改善运动功能,提升康复效果。
- 刘婷
-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康复效果
- 口肌训练游戏结合吞咽协调训练改善脑瘫患儿流涎症的效果及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口肌训练游戏结合吞咽协调训练改善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流涎症的效果及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105例脑瘫伴有流涎症、吞咽功能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n=52)予以吞咽协调训练,观察组(n=53)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肌训练游戏,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患儿流涎干预情况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有效率(94.34%)较对照组(80.77%)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对照组低,VFSS评分较对照高(P<0.05)。结论:口肌训练游戏结合吞咽协调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流涎症中通过将口肌训练融入游戏中,以减轻流延症状,改善吞咽功能。
- 刘婷
- 关键词:脑瘫流涎症
- 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GMFM、PedsQIA.0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GMFM、PedsQIA.0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MFM、PedsQIA.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和依从性,利于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韩晶晶刘婷
- 关键词:脑瘫依从性
- 综合干预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运动能力及家长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接受治疗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2组患儿运动能力及家长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各维度评分、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六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家长PSI-SF评分(困难儿童、亲子互动失调、亲职愁苦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干预可改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能力,有助于疏导家长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 刘婷
- 关键词:运动发育迟缓综合干预负面情绪心理压力
-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与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脑性瘫痪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使用价值。
- 刘婷
-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护理
- 压疮患者的康复护理
-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血液循环障碍,缺乏营养,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它不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并在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压力性溃疡的风险群体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实施...
- 刘婷
- 关键词:压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