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凭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比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其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麻醉选择。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14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与丙泊酚组。七氟醚组经七氟醚诱导后置入喉镜,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丙泊酚组以氯胺酮和丙泊酚诱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丙泊酚组比较,七氟醚组麻醉效果更好,同时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与手术前比较,丙泊酚组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P<0.05);而七氟醚组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升高(P<0.05)。七氟醚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同时术中出现摇头和肢体活动发生率明显少于丙泊酚组(P <0.05)。七氟醚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即低血压、心率过缓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 <0.05)。结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苏涛赵莉
-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急性阑尾炎麻醉
- 动脉脉压变异度在成年人二尖瓣手术中液体治疗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脉脉压变异度(PPV)在二尖瓣手术中液体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100例年龄35~55岁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研究组(P组),每组50例。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前2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A组测量桡动脉压力;P组通过普通压力换能装置连接PhilipsIntelliVueMP70(荷兰)监护仪计算PPV值。2组均静脉输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和琥珀酰明胶(晶体:胶体=2:1),A组输液量和速度以MAP及麻醉医师经验进行;P组维持PPV值在5%~10%。观察记录入手术室时(T1,基础值)、体外循环开始前(T2)、体外循环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HR,及T3、T4时刻多巴胺泵速。于4个时刻抽动脉血监测血气,检测血乳酸(Lac),抽血查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检测尿比重(SG);记录2组患者尿量、输入液体量。结果T2时P组HR慢于T1时,且P组HR慢于A组(P〈0.05)。T4时A组血Lac和BUN高于T1、T2时,且P组Lac低于A组(P〈0.05);T4时P组血Lac和BUN与T1、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A组SG高于T1、T2时(P〈0.05);T4时P组SG与T1、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输入液体量、尿量明显少于P组(P〈0.05);T3时A组与P组间多巴胺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A组多巴胺用量大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PV指导成人二尖瓣手术中液体补充可以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提高机体微循环灌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苏涛张宇轩
- 关键词:二尖瓣手术
- 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的相关研究
-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
- 苏涛
- 关键词:七氟醚低流量靶控
- 文献传递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15岁,ASA分级I~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B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8,0.1mg/kg,C组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麻醉诱导时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5μg/kg,顺式阿曲库胺1.5mg/kg,给氧去氮3min后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微泵静注丙泊酚8mg/kg·h-1,瑞芬太尼0.3μg/kg·min-1,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等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3组患儿的基础值(入室后安静状态下的生命体征),拔管时,术后1h(T1),3h(T2),6h(T3)各时间点患儿的MAP,HR,RR,SpO2及疼痛程度评分(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价量表FPS-R),以及3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躁动、昏睡、呼吸抑制及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1、t2、t3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MAP、HR、C组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RR,SpO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1、T2、T3各时间点患儿FPS-R评分C组均高于A,B组(P〈0.05),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不良反应的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昏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出血的发生率B组均低于A,C两组(P〈0.05),A,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0.1mg/kg地佐辛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
- 吴新华苏涛徐桂萍
- 关键词:儿童地佐辛超前镇痛扁桃体腺样体
- 丙泊酚麻醉对颅脑肿瘤患者血糖及乳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对颅脑肿瘤患者血糖及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七氟醚)和观察组(丙泊酚),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全麻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5 min(T1)、插管后5 min(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后60 min(T4),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3、T4时间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4时间点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间点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能够更好地稳定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减轻患者麻醉期间的应激反应。
- 赵莉李学斌苏涛
-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血糖乳酸
- 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与丙泊酚TCI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BIS值40)。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T2)、15(T3)、30(T4)45(T5)、60(T6)、90(T7)、120(T8)min时的、MBP、HR、;Sev组患者加记各个时点的七氟醚IT、ET的MAc值。结果:T2点两组均比T1降低(P〈0.05),S组高于P组(P〈0.05),两组比较T3至T7无显著性差异(P〉0.05);S组T3至T7各点ET值无统计学差异,ET%:2.46,约1.4MAc。结论:(1)七氟醚诱导较静脉麻醉诱导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维持平稳,调控简便,效果良好。
- 苏涛王在义伍湘伊徐桂萍
- 关键词:七氟醚低流量靶控脑电双频指数血流动力学监测
- 新生儿唇裂修复术麻醉管理50例报告
- 2004年
- 我院自1996年~2003年底为50例新生儿唇腭裂患儿实施唇裂修复手术,现将麻醉中的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新生儿唇腭裂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日龄3~30天,体重2.3~4.3 kg.患儿入院后查血常规,心彩超,肺部X光拍片或胸透,心肺听诊.对全身情况好的实施麻醉手术,如有体温高,肺部呼吸道有炎症者经治愈后手术(注:50例患儿中查出2例心脏右移位,伴有动脉导管未闭,4例房缺,2例室缺).
- 伍湘伊朱斌苏涛叶钟泰
- 关键词:新生儿唇裂修复术麻醉管理腭裂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开胸后硬膜外镇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2003年
- 对比观察0.2%罗哌卡因与0.1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评估其镇痛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吴玉莲朱钧苏涛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开胸后硬膜外镇痛
-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新生大鼠性成熟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生7d大鼠接受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后对其性成熟期(出生后55d~60d)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7d龄sD大鼠48只,体重12g~16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6只):3%七氟醚吸入6h组(A组)、1.5%七氟醚吸入6h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新生大鼠接受麻醉后次日(8d)每组各取8只,采用直接断头法处死,取大脑海马CAl区组织,利用比色法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c,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acetyhr ansferase,ChAT)的活性。剩余大鼠继续生长至性成熟期(55d~60d)时,先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再测定大脑海马CA1区AchE及ChAT的活性。结果①8d时:A组及B组AchE活性分别为(0.34±0.07)U/mg和(0.33±0.07)U/mg,均较C组增加(P〈0.01);A组及B组ChAT活性分别为(81±22)U/mg和(96±29)U/mg,均较C组降低(P〈0.01)。②性成熟期时:Morris水迷宫实验中,A组和B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及穿越原平台次数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侈0.05);60d时,AchE活性、ChAT活性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7dSD大鼠接受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后可短暂性升高大脑海马CAl区AchE活性,降低ChAT活性表达,但不影响其发育至性成熟期时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唐冬梅苏涛徐桂萍陈晓芳
- 关键词:七氟醚新生大鼠性成熟期空间学习记忆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
- 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复杂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手术,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由于异物对气道的阻塞、黏膜刺激、呛咳、水肿、呼吸困难、恐惧等使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而小儿的呼吸,循环代偿能力较差,对缺氧的耐受性差手术麻醉的风险相对较大。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6月-10岁,异物存留时间短者数小时,长昔达2周。
- 苏涛臧新东伍湘伊
- 关键词:气管异物取出术静脉复合麻醉小儿二氧化碳蓄积病情变化代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