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程
- 作品数:83 被引量:3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顺势牵引架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比较顺势牵引架辅助股骨逆行髓内钉和传统徒手使用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研究顺势牵引架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意义。
- 王谦任程李忠薛汉中张堃
- 关键词:闭合复位
- 干燥同种异体骨修复下肢承重骨大块创伤性骨缺损疗效观察
- 目的 随着交通事故、工伤等发生率的逐年增加,下肢骨折中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高能量损伤所致下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周围骨折的创伤性骨缺损也是创伤骨科医生所面临的临床难点之一。
- 任程李明王谦李忠张堃
- 关键词:植骨
- 空心钉与钢板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比较空心钉与钢板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4例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 女17例;年龄26~60岁, 平均43.6岁;左18例, 右1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空心钉组16例(采用髓内钉联合空心钉治疗), 钢板组18例(采用髓内钉联合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胫骨平台塌陷程度、耗材费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Rasmussen放射学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34例患者术后获得12~28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胫骨平台愈合时间、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术中出血量[(89.4±14.5) mL]、耗材费用[(2.0±0.2)万元]均少于钢板组[(120.8±22.1) mL、(2.6±0.4)万元], 皮肤切口长度[(4.1±0.8) cm]短于钢板组[(7.1±0.9) cm], 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89.8±4.5)分]低于钢板组[(93.0±4.2)分], 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平台复位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术后胫骨平台塌陷程度[0.5(0,2) mm]小于空心钉组的[1.0(0,2) mm],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1例胫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 2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钢板组2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 1例骨折延迟愈合, 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出现膝部不适, 内固定物取出后缓解。结论空心钉与钢板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非连续性胫骨干和胫骨平台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 何昌军张堃王谦任程李庆达路遥熊晨许毅博李明李忠马腾
- 关键词:骨板胫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
-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髋臼骨折分型及年轻医生培养中的应用
- 目的:髋臼骨折由于发病率较低,骨折的空间构象与解剖结构复杂,其手术治疗一直是骨科手术中的难点,这也导致年轻医生需要积累更长的学习曲线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估此类损伤。完善的术前评估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研究探讨...
- 李明孙亮任程路遥刘宏亮马腾王谦薛汉中李忠张堃
- 关键词:3D打印髋臼骨折年轻医生
- 载抗生素硫酸钙-自体髂骨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一期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硫酸钙-自体髂骨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一期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下肢病区收治的48例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两组:A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45.0±11.7)岁;皮肤缺损面积为(56.0±16.7)cm2;采用载抗生素硫酸钙-自体髂骨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一期治疗。B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为(43.6±9.6)岁;皮肤缺损面积为(53.8±16.2)cm2;采用单纯自体髂骨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髂骨切取体积、骨折愈合时间、感染控制率、供区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足踝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8例患者术后获(15.3±6.0)个月随访。A组患者髂骨切取体积[(67.3±14.1)cm3]显著少于B组患者[(90.7±23.5)cm3],供区并发症发生率[3.8%(1/26)]显著低于B组患者[31.8%(7/22)],术后6、12、24、48、72 h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术后2、4、8周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96.2%(25/26)、77.3%(17/22),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2±1.9)、(6.4±2.1)个月,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3.9±7.2)、(82.5±8.7)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自体髂骨相比,载抗生素硫酸钙-自体髂骨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减少髂骨切取量,降低疼痛VAS评分和供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炎性指标恢复速度,疗效良好。
- 苏雨任程马腾李明杜兵姬帅李东晨张堃李忠
- 关键词:骨髓炎硫酸钙
- 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
- 目的 跟骨骨折是下肢常见骨折之一,多为高暴力损伤,随着发病率的提高,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伤口并发症成为创伤骨科医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随访我中心跟骨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跟...
- 任程李明王谦李忠张堃
- 关键词:跟骨骨折伤口愈合影响因素
- 顺行髓内钉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狭部骨折的比较
-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采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狭部骨折的患者资料,比较顺行髓内钉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狭部骨折各自的优势与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中心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治疗的110例股...
- 任程李明王谦李忠张堃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髓内钉顺行逆行
-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髋臼骨折分型及年轻医生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髋臼骨折分型及年轻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选择6名创伤骨科医生作为观察者,按从事创伤骨科工作的年资、职称和髋臼骨折的手术经验分为高年资组与低年资组,每组3人。对2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骨盆及髋臼系列X线片、骨盆CT平扫及三维重建图片)和3D打印骨盆实体模型(1:1)进行随机编号。所有观察者独立地依次对所有影像学资料和3D打印模型作出Letournel-Judet分型结论并记录(第1轮分型)。4周后重新进行随机编号,各观察者重复以上分型过程并记录(第2轮分型)。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计算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结果第1轮分型结果显示观察者间信度:高年资组医生以影像学资料和3D打印模型进行髋臼骨折分型判断的Kappa系数分别为0.887、0.962,而低年资组医生分别为0.659、0.849。将两组医生的第2轮分型结果与第1轮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观察者自身信度:高年资组医生基于影像学资料和3D模型的自身信度Kappa系数分别为0.906、0.925,而低年资组医生分别为0.696、0.849。结论应用3D打印实体模型较传统影像学资料能够有效提高医生对髋臼骨折分型的可靠性,其对年轻医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年轻医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一定教学意义。
- 李明孙亮马腾任程刘德印路遥刘宏亮王谦段宁薛汉中卢代刚李忠朱东张堃
- 关键词:髋臼骨折医学教育
- 自制钩钢板与齿状垫片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比较自制钩钢板与齿状垫片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钩钢板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平均(35.41±12.32)岁;空心钉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19~66岁,平均(32.45±12.6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膝关节Lysholm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率等。结果 7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0.51±5.4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感染、伤口血肿或关节僵硬等不良事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内固定失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76±2.12)周,显著短于空心钉组患者(12.68±1.7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制钩钢板经倒L形后内侧入路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失效率低,较齿状垫片空心钉骨折愈合周期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姬帅马腾王谦李明任程路遥戚鸿飞杨彦玲张堃李忠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空心钉钩钢板
-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 分析探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3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纳入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4~71岁,平均(48.85±13.60)岁;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5~80岁,平均(50.44±15.86)岁。研究组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前疼痛发生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残余成角畸形、辅助复位情况等。所有患者术后均至少随访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43±3.39)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中透视次数(8.77±1.79)次、膝前疼痛发生率3.8%(1/26)、冠状面成角(2.14±0.84)°、矢状面成角(2.27±0.83)°、辅助复位情况15.4%(4/26)低于对照组(10.56±2.33)次、29.6%(8/27)、(2.67±0.82)°、(2.99±0.79)°、48.1%(1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4.6%(22/26)显著高于对照组59.3%(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可以减少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辐射伤害,改善骨折复位质量和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何昌军张堃李庆达熊晨杨明义路遥任程刘德印许毅博李明李忠马腾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