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霞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参数化
  • 4篇参数化设计
  • 2篇建筑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背景
  • 1篇伊斯兰
  • 1篇语法
  • 1篇语法规则
  • 1篇预制
  • 1篇预制装配
  • 1篇设计师
  • 1篇实践教学
  • 1篇数字化
  • 1篇水空间
  • 1篇水乡
  • 1篇曲面
  • 1篇装配式
  • 1篇装饰
  • 1篇纹样
  • 1篇纹样设计

机构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广东建设职业...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作者

  • 8篇熊璐
  • 8篇张红霞
  • 4篇冷天翔

传媒

  • 6篇建筑与文化
  • 2篇新建筑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简单参数化形状语法规则与曲面涌现出的复杂性——以Lightsview景观装置设计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形状语法作为图形的可视化生成语法,其运算可生成出新的图形,这些情况被认为是形状语法的涌现行为。文章运用一个景观装置设计阐述参数化形状语法与简单曲面的相互作用如何衍生出复杂与多样化的系列设计,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提炼与分析。
熊璐冷天翔张红霞
关键词:参数化设计
家居环境DIY——一种使用者主导的营造尝试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家装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居环境品质与个性化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传统家装方式的局限性——家居环境很难依靠外部力量(设计师)一步到位地建造出来,而需要靠使用者在生活中慢慢地营造与维护;然后提出一种新方法——使用者自主营造家居空间,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这种新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相关策略;最后对新旧方式进行对比,并讨论适合家居环境DIY的行业模式与设计师可能面临的角色转变。
熊璐张红霞
关键词:DIY家装行业
参数化形状语法在探索传统装饰纹样设计中的应用--以伊斯兰纹样生成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首先分析形状语法在传统建筑图案中的相关应用,其后通过传统伊斯兰窗花的形状语法生成进行探索,并提出了运用计算科学与数字化技术研究传统装饰纹样的方法。
熊璐冷天翔张红霞
关键词:参数化设计
形状语法参数化城市设计模型初探--以江南水乡滨水空间生成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现代城市风貌呈现出同质化与混杂化问题,与和谐、活泼的传统历史街区风貌形成了鲜明对比。运用形状语法理论与参数化技术,对城市设计的形态生成方法进行探索。首先对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对形状语法与参数化技术进行介绍,解析技术手段与设计风格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适合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形态生成的方法;最后运用太湖流域江南水乡风格案例对此方法进行验证,并讨论城市设计导则与形状语法的关联性。
熊璐张红霞冷天翔
关键词:参数化设计
多学科背景下的非线性建造实践教学探索
2021年
传统的建筑教学中,学生往往单纯从功能、形态与空间出发,线型推进纸面上的虚拟设计,局限于建筑学范畴内思考。但建筑落成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合作,且根据场地、材料与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反馈而不断调整优化的非线性过程。文章通过第三届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的参赛经历,讨论在实践教学中对多学科协作与非线性设计两个方面的思考与相关教学经验。
熊璐张红霞
关键词:建筑学教学实践教学
基于参数化形状语法的城市肌理生成探索被引量:5
2017年
在信息时代下,从计算的角度对设计规则做出解析是城市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形状语法作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尤其适合设计师通过图形思维理解城市肌理的生成过程。文章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对形状语法在城市肌理生成方面的运用进行讨论,并开发参数化工具对设计过程进行探索。
熊璐张红霞冷天翔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肌理参数化设计
建筑数字化设计与语法规则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系统梳理30多年来建筑语法规则在建筑形态数字生成中的表现和演进,揭示出在数字设计这种全新的建筑设计(书写)方式中,语法规则的发现和创新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建筑语法理论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须不断完善,建筑语言理论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以指导和推动建筑数字设计的深化和创新。
熊璐张红霞
基于柔性模板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薄壳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探索
2021年
混凝土薄壳作轻盈有力,是一种非常节材的混凝土结构,具备巨大的低碳建造潜力,它虽曾经在建筑史上扮演过辉煌的角色,但当前鲜有建筑师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混凝土薄壳。文章从建筑师视角,将柔性模板作为建造技术突破点,探索该技术在大规模定制混凝土薄壳预制装配方面的应用,初步验证在计算化设计与数字建筑技术的辅助下,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突破专业分工壁垒,整合结构工程专业知识,实现设计方法的创新。
熊璐张红霞
关键词:预制装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