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丛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园林
  • 2篇山水
  • 2篇山水画
  • 1篇代书
  • 1篇意境
  • 1篇义理
  • 1篇园林艺术
  • 1篇院校
  • 1篇中国传统园林
  • 1篇中国古典园林
  • 1篇人文
  • 1篇山水画家
  • 1篇书画
  • 1篇品评
  • 1篇品评标准
  • 1篇情谊
  • 1篇人格
  • 1篇人格意识
  • 1篇人格重塑
  • 1篇文化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丛
  • 2篇刘学惟
  • 1篇张曦沐
  • 1篇张晓非
  • 1篇黄金程

传媒

  • 2篇艺术教育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中央高校基本...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古代书画品评标准的发展及内在义理
2017年
从谢赫依据"六法"分"等第",到李嗣真依据"四格"定"属性",再到张彦远以"五等"标识艺术价值高低,乃至"逸品"、"自然品"这一对互融的概念出现并逐渐发展成熟之后,古代理论家对传统艺术价值指向、艺术意蕴乃至艺术技法所依托的定位于"逸品"的品评范畴的建设性而体系化的给出,是一种依托图像直觉、意蕴觉解而划分作品等第的方式与方法。它不仅有着简易清晰而不失深刻的可操作性,而且这还是一个合中国文化中的"道"、"理"、"法"于一体而不二的独特的审美范畴。它有助于一个"为文化所化的人"在绘画实践中,立基"宋学"以降的诸如"陶冶性灵、变化气质"这一类学说,依托"真我"的自然而然地流露或曰显现,让书画作品达于"化成人文"的目的。
王丛
当代山水画家的人格重塑
2018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艺术流派及思潮大量涌入,包括山水画家在内的一些当代艺术家出现了人格塑造弱化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他们开始转向对山水画的文化精神及其对当代画家人格重塑的价值探索。文章从当代山水画家人格的弱化和文化品格的缺失两个方面分析当代山水画家人格重塑的必要性,进而指出当代山水画家人格重塑的内容。
王丛刘学惟
关键词:山水画家人格意识人格重塑
现代景观设计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型学思考
中国传统园林曾取得辉煌成就,对现代景观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传统园林艺术,将其中适合于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技法巧妙融入设计之中,是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景观的关键.类型学作为一种解决历史文化传统在现代延续的设计方...
张晓非王丛张曦沐
关键词:景观设计传统园林艺术文化继承类型学
文献传递
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
2017年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物为创作主题,尤其以表现山水题材最为普遍。古典园林的艺术营造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可谓是殊途同归,山水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有诸多相通之处,园林设计中的很多造园理论都与山水画的绘画理论密切关联。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中汲取养分并发扬了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中国皇家园林中对山水画艺术元素的运用十分典型,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和设计范例。
王丛黄金程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画意境
从沈周画跋观其与吴宽的情谊
2019年
沈周是明代中期的一介布衣文人,同时又是吴门文人画家的杰出代表。他的生活圈始终处于'学优则仕'与'不乐仕进'的双重环境中。沈周与吴宽的交往跨越了文人群体间的界定,彼此欣赏,其深厚的感情在沈周的画跋中可见一端。文章以沈周的画跋为依据,叙述了二人的交往过程及建立起的情谊。
刘学惟王丛
关键词:画跋
矿业类工科院校美学教育之探讨
2018年
美学教育对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新型的、高科技的矿业建设所需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学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激发人对科学现象和理论探索的兴趣,而且能对创造成果起预见作用。文章从矿业类工科院校开设美学课程必要性的角度,提出推行美学教育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认为矿业类工科院校美学教育应立足"中体新用",将"科学美学"概念导引到与中国古人的"自然哲学"相碰撞、相对话的语境进行阐释,依托传统文化中的"易简化"教学内容,实施具有学以致用和时代特色的课程实践。
王丛
关键词:美学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