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公安厅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无人机
  • 4篇隐私
  • 3篇执法
  • 3篇通事
  • 3篇交通事故
  • 3篇法律
  • 2篇道路交通
  • 2篇武装无人机
  • 2篇警察
  • 2篇个人隐私
  • 2篇公安执法
  • 2篇公共
  • 2篇公共安全
  • 2篇公路
  • 2篇规制
  • 2篇法律规制
  • 2篇高速公路
  • 1篇道路交通安全
  • 1篇道路交通事故
  • 1篇刑事

机构

  • 12篇湖北省公安厅
  • 7篇湖北警官学院

作者

  • 12篇付超
  • 4篇王欢
  • 3篇高荣林

传媒

  • 3篇湖北警官学院...
  • 2篇中国市场
  • 1篇道路交通管理
  • 1篇公安研究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 1篇武汉公安干部...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法治论坛
  • 1篇辽宁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夜间事故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一、应用概述 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不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具有车辆速度快易导致高伤亡率、事故发生后易长时间堵塞车流、事故处置不当易引发二次事故、区域范围广导致交警无法立即赶赴现场等特点。在常规操作中,交警在接警后赶赴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疏导同向车辆。
付超
关键词:事故处理高速公路无人机道路交通事故公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
安全vs隐私:美国无人机联邦监管述评被引量:3
2019年
为分析美国联邦无人机监管中对安全问题和隐私问题的处理并为我国所借鉴,通过梳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监管无人机的历史并归纳其主要内容,发现以维护航空安全为己任的联邦航空管理局因无人机对隐私侵袭的潜在可能性日益增加而主动有限度地涉足隐私保护领域,面对外界隐私保护的强烈要求却限缩安全范畴予以否定回应,得出这种"相当隐私主义"的矛盾立场与隐私保护的法律环境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密切勾连的结论,并预测美国未来可能的无人机监管模式是以联邦航空管理局为主,将隐私问题纳入安全问题予以规制。
王欢付超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安全隐私
美国警察使用武装无人机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搜集犯罪证据、监控嫌犯,世界各国警方在侦破重大犯罪案件时大都会使用无人机(非武装化),其已经为警方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立下汗马功劳。世界各国的立法对此也明确授权,承认其合法性。但是,在警方使用武装无人机的问题上,世界各国立法机关的态度非常明确,即禁止警方使用武装无人机,特别是携带"致命武器"的无人机。
高荣林付超
关键词:无人机非致命性武器执法成本非致命武器法律规制
无人机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预测被引量:5
2019年
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引入无人机之后,其应用逐渐呈现出道路交通常规监测常态化、辅助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规律化、使用范围不断拓宽、利用无人机物流提升道路交通运输效率、对交通工具革新产生显著影响等特征。可以预见,未来无人机的应用程度将不断加深,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协同性不断增强,应用创新性不断提升,应用规范性不断完善。
付超
关键词:无人机道路交通安全交通事故处理
美国"社区控制警察监控"运动述评
2019年
美国“社区控制警察监控”运动倡导确立以透明度、问责制和公众参与为特点的立法,对警方现有的监控设备、手段、技术进行规制.其是反恐战争需求和智能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背后蕴含着公共领域隐私保护和民主警务纠偏的双重使命.其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倚赖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和代表性,规制重点将从监控设备、手段、措施延伸至监控数据的获取、保留、使用、共享以及监控裁量权的设计和行使,未来发展具有扩大内涵或被纳入其他运动的可能。
王欢付超
关键词:问责制公众参与
使用武装无人机打击境外恐怖分子的合法性论争——基于美国境外“反恐”的法理解析
2022年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使用武装无人机对恐怖分子实施“定点清除”。相关行动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引起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美国政府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武装无人机能够以最小代价有效打击恐怖分子,保卫国土安全。有学者认为,美国政府的武装无人机“反恐”涉及在境外使用武力,未经国会批准,涉嫌违反美国宪法;在境外打击恐怖分子如果没有获得受害国的同意,则涉嫌侵犯他国主权;在境外使用武装无人机的“反恐”行动已经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平民伤亡,违反了国际法,等等。对美国政府在境外使用武装无人机打击恐怖分子的合法性进行法理解析,可为我国政府使用武装无人机打击恐怖活动提供有益启示。
高荣林付超
关键词:武装无人机恐怖分子抗辩事由
警用无人机执法框架的美国经验与借鉴被引量:9
2019年
美国警方使用无人机执法面临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问题,由此形成立法层面飞行安全与隐私保护并重、司法层面政策建议先行于司法判例、执法层面以社区警务为考量背景的执法框架。我国警用无人机执法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监管机制之间呈现出的不同步性对警用无人机执法框架的构建提出技术、物理和服务上的挑战。借鉴美国经验,我国警用无人机执法框架应立足于透明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侧重执法使用、数据管理和立法细化三大方面。
王欢付超
关键词:公共安全个人隐私社区警务公安执法
论警用无人机刑事侦查的法律规制被引量:6
2019年
警用无人机在刑事侦查中主要应用于勘查取证、侦查布控、犯罪控制三个方面,其中蕴含侦查权与隐私权之冲突,突出表现为刑事搜查、技术侦查等环节的信息安全风险和取证瑕疵风险。借鉴美国等域外立法和司法经验,为兼顾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合法合理发挥警用无人机的作用,应严格其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严格证据使用和数据管理。
付超
关键词:隐私权刑事搜查技术侦查令状制度非法证据
使用无人机的法律风险及法律规制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无人机的使用给社会安全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携带高清拍摄装置的无人机可以用来侵犯他人隐私权;无人机坠毁可能会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在机场附近飞行无人机会严重干扰甚至危及机场飞机起降的飞行安全;在军事管制区域飞行的无人机会窃取军事机密。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无人机立法,从无人机的登记、飞行员的资格、审批制度(许可证、搜查令等)、信息保护、禁飞区制度以及惩罚和赔偿制度等方面,提出若干规制无人机飞行的法案建议,为我国未来无人机立法提供参考。
高荣林付超
关键词:人身权财产权
论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回应被引量:1
2023年
突发公共事件因突然性、紧急性、严重性等特征,对社会和公众造成重大损害。相关舆情因此具有突发性、聚焦性、持久性,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回应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手段,应以日常预案为要、预警机制辅助,及时回应为先、全面回应紧随,常规回应为主、专业回应加持为回应要领。应以新闻舆论的时度效规律指导回应细节,抓住时机,回应有速度,体现权威性;把握节奏,回应有准度,体现人情味;讲究策略,回应有力度,体现引领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王欢付超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