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青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4-2019年某院乳腺早发育及乳腺发育症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04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某院乳腺早发育及乳腺发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该院行彩超检查诊断为乳腺早发育及乳腺发育症的病例,根据年龄,将纳入的768例患者分为8岁以下和8岁及其以上两组,再根据时间,分为2004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T1)、2009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T2)和2014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T3)3组,分别比较检出率、年龄、年龄分布等资料。结果一共纳入768例患者,其中8岁以下组,共113例,8岁及以上组,共655例。T1、T2、T3组乳腺发育总的检出率分别是0.68%(37/5430)、1.32%(264/20043)和1.43%(467/32673),总检出率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χ^2=19.57,P=0.000),T2组检出率比T1组明显上升(χ^2=13.96,P=0.000),T2、T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8岁以下组、8岁及以上组乳腺发育例数是增加的,分别从T1组的1例和36例增加到T3组的85例和382例。年龄分布曲线发现两个年龄组里3个时间段乳腺发育的年龄分布具有相似趋势,而且在4~8岁及10~20岁存在乳腺发育人数增长速度增快的现象。结论2004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该院乳腺发育的检出率呈先升高后趋向平稳趋势,其检出的平均年龄、年龄分布等随时间变迁有相似的趋势,但是在4~8岁及10~20岁年龄阶段增长速度较快。
- 张菊嫦王学青罗洁梁柱心祝志敏陈锐邱少东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探讨2001年至2015年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随时间变迁的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至2015年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的549例结直肠LST患者的病历资料,按诊断的时间顺序分成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3个时间段,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变亚型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手段。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5年的结直肠LST检出率分别为0.38%(50/13 319)、0.60%(144/23 912)和0.79%(355/44 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4,P〈0.01)。3个时间段男女比例均接近1∶1,患者平均年龄约59岁,LST病灶最大径平均值均维持在30 mm左右。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5年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分别占82.4%(42/51)、67.7%(105/155)和78.2%(283/362),非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NG)分别占17.6%(9/51)、32.3%(50/155)和21.8%(7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P=0.02);3个时间段近端结肠LST所占比例分别为21.6%(11/51)、34.2%(53/155)、41.4%(150/362),远端结肠LST则分别为78.4%(40/51)、65.8%(102/155)、58.6%(212/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P=0.01)。3个时间段黏膜高级别瘤变(HGN)所占比例分别为13.7%(7/51)、21.9%(34/155)、48.6%(176/362),浸润癌所占比例分别为2.0%(1/51)、5.2%(8/155)、8.3%(3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9,P〈0.01)。3个时间段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所占比例分别为56.9%(29/51)、58.7%(91/155)、32.0%(116/362),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所占比例分别为41.2%(21/51)、23.9%(37/155)、14.1%(51/36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所占比例分别为0、12.3%(19/155)、46.1%(167/362),手术治疗所占�
- 张菊嫦王学青李爱民刘思德
-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