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文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语言
  • 1篇诗歌
  • 1篇诗歌批评
  • 1篇诗歌文本
  • 1篇诗歌语言
  • 1篇诗人
  • 1篇诗意
  • 1篇抒情
  • 1篇品论
  • 1篇作品论
  • 1篇文本
  • 1篇消解
  • 1篇写作
  • 1篇写作技艺
  • 1篇冒犯

机构

  • 2篇三峡大学

作者

  • 2篇谢文娟
  • 1篇刘波

传媒

  • 1篇创作评谭
  • 1篇三峡论坛

年份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消解、反抒情与冒犯式书写——由伊沙作品论口语诗歌的历史和现实困境被引量:1
2017年
自1990年代进入诗坛以来,伊沙一直以口语方式进行诗歌创作,他传承并拓展了1980年代"第三代"诗人的日常书写,以调侃和反讽消解了诗的某种崇高之美。他这种口语诗歌被归属于先锋写作范畴,因为对浪漫主义诗性的拒绝,其作品也相应地引起了很大争议,包括他那些短频快的极端"口水"诗、反抒情的立场和做减法的写作行为,都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伊沙式诗歌心理学"。而从伊沙作为个体的写作历程,我们也可以返观口语诗歌近三十年来整体所遭遇的历史和现实困境。
刘波谢文娟
烛照日常的诗意守望——读刘波《诗人在他自己的时代》
2017年
纵观当下的诗歌创作,表面看来多元并举,一派繁荣,整体上还是日趋边缘化,对于很多诗人来说,其实也有着隐隐的焦虑与困惑。而走向自觉的诗歌批评与研究,却在沉潜与喧哗中觅得一方宁静。诗评家对诗歌语言、写作技艺、思想源流、精神态势等方面的探索,使诗歌批评愈显深度与力度。作为七。后批评者,刘波既写诗,又作评,他一直坚守在诗歌的现场,其批评“既是对于诗歌文本的一种阐释,亦是一种关于感性、感受力、经验世界与语言的表达”(耿占春语)。
谢文娟
关键词:诗人诗意诗歌批评诗歌语言写作技艺诗歌文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