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雪琴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疾病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治疗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疾病
  • 1篇盆底
  • 1篇盆底功能
  • 1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康复
  • 1篇康复治疗
  • 1篇疾病
  • 1篇功能障碍性疾...
  • 1篇产妇
  • 1篇初产
  • 1篇初产妇

机构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1篇胡孟彩
  • 1篇吴惠琰
  • 1篇张志红
  • 1篇黄杰
  • 1篇郑雪琴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康复治疗最佳时期选择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产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疗效的对比分析,探求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进行常规产后42 d盆底筛查的初产妇478例,根据个人意愿,排除中途放弃治疗、失访及数据记录错误,最终选取治疗组100例,未治疗组100例。其中治疗组根据产后开始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分为42 d治疗组40例,3个月治疗组30例和6个月治疗组30例。治疗组主要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Kegel运动+家庭盆底康复器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未治疗组仅给予常规的产后盆底宣教。产后1年进行随访复查并对这200例初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产后42 d,四组产妇盆底肌力、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年,盆底肌力、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率42 d治疗组均优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力、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在产后42 d疗效最好,总体来说产后42 d开始盆底康复治疗优于产后3、6个月及未治疗者,是初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可有效的提高盆底肌力及最大肌电位,降低子宫脱垂的发生率。
黄杰胡孟彩吴惠琰鲍颖洁郑雪琴张志红
关键词: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