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8例乳腺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改进方法分析
- 2016年
- 分析乳腺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的改进方法。依据完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15例行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7例行单纯乳腺托架固定,研究组58例行楔形真空袋、直肠癌体架与热塑体膜联合固定,比较2组的体位固定效果。研究组腹背、头脚、左右3个摆位方向的误差[(2.02±0.13)mm、(2.30±0.41)mm、(2.11±0.35)mm]明显小于对照组[(3.25±0.92)mm、(3.88±0.94)mm、(3.92±0.9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改进体位固定技术,可缩小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整体摆位的准确性。
- 万肖峰罗云张佩
- 关键词:乳腺癌体位固定技术
- 实施护理细节管理对急诊病房与患者的影响研究
- 2020年
- 目的 实施护理细节管理对急诊病房与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 抽选2018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病房治疗的患者54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护理细节管理.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分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在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 针对急诊病房患者开展护理细节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增进护理满意度.
- 张佩
- 关键词:急诊病房细节管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 不同方案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辅助治疗和单纯直接手术3种治疗方案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分期、手术及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为新辅助化疗组,术后行放射治疗者为放疗组,同期单纯直接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分期变化,并对比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总降期率达67.65%(23/34);手术切除率观察组(97.06%)显著高于放疗组(93.33%)和对照组(91.17%),手术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放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生存曲线观察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和术后放疗均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新辅助化疗可以在控制化疗不良反应的同时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于3A期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的方案更值得推广。
- 戴文祥罗云张佩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非小细胞肺癌
- 3D-CRT与静态IMRT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82例LA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组,各41例。A组行静态IMRT,B组行3D-CRT。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计划靶区剂量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平均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均匀性指数(HI)高于B组,而适形指数(C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组>Ⅲ度放射性食管炎、血小板减少、>Ⅲ度白细胞减少、>Ⅲ度放射性肺炎及>Ⅲ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3D-CRT与静态IMRT在LANSCLC治疗中的效果相似,但静态IMRT靶区剂量分布更优,能减少放疗毒副反应发生,而其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增大,需加以注意。
- 张佩刘燕
- 关键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
- 图像引导放疗二维电子射野影像系统验证模式和三维锥形束验证模式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IGRT)二维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模式和三维锥形束CT(CBCT)验证模式对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10月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30例,根据使用的IGRT方式随机分为EPID组(n=15)和CBCT组(n=15)。比较两组患者影像采集和配准时间,图像配准后记录并分析左右(Lat)、头脚(Long)、前后(Vert)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及验证效果。计算靶区外扩边界(MPTV):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扩范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危及器官的辐照剂量。结果:EPID组患者Lat,Long和Vert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与CBC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组图像采集、配准时间显著大于EPID组,VAS疼痛评分低于EPI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D组Lat,Long和Vert三个方向的MPTV均大于CBCT组,且均大于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组患者危及非肿瘤区域内耳、脊髓、啮合关节、视神经的平均受照剂量均小于EP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CBCT模式进行放射治疗鼻咽癌,摆位误差较小,可降低危及组织的受照剂量和患者的疼痛指数,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性。
- 张佩叶威
- 关键词:调强放疗鼻咽癌摆位误差
- 中医护理对手部血管损伤术后患者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手部血管损伤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手部血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吻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2 d、4 d、6 d、8 d,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0、6.611、5.960、7.507,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预后评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2、7.354、18.245,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6、3.502、3.256、4.901,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5)。结论:手部血管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多种问题,包括术后伤口出血、吻合口瘘、血管痉挛等,中医护理技术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余红平张佩贺婷
-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医情志护理穴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