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煤岩
  • 2篇地压
  • 2篇声发射
  • 2篇组合煤岩
  • 2篇吸能
  • 2篇加载
  • 2篇冲击地压
  • 2篇
  • 1篇顶头
  • 1篇遗传算法
  • 1篇应力路径
  • 1篇渗透率
  • 1篇施工设备
  • 1篇输送泵
  • 1篇水平向
  • 1篇隧道
  • 1篇隧道支护
  • 1篇泡沫铝
  • 1篇喷射混凝土
  • 1篇喷射机

机构

  • 10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中煤科工集团...
  • 2篇辽宁大学

作者

  • 10篇徐军
  • 9篇肖晓春
  • 6篇徐军
  • 4篇丁鑫
  • 2篇侯静
  • 1篇刘家顺
  • 1篇金佳旭
  • 1篇刘强
  • 1篇吴迪

传媒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轴向冲击与偏载下吸能防冲构件吸能特性研究
2023年
针对液压支架中吸能构件吸能防冲性能不足以及在偏载下易出现冲击性失效等问题,利用数值方法探究不同类型防冲构件在轴向冲击和偏载下的吸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圆管和方管变形模式不稳定、能量吸收较低,增加肋板后变形分别转为混合模式与渐进叠缩手风琴模式,变形中反力初始峰值、反力均值与吸能量均明显提高;偏载作用下构件易产生非对称变形和失稳,非对称变形下构件初始峰值损失严重,吸能防冲作用基本失效,且失稳下构件初始峰值降低,吸能量减少,反力均方差增大,吸能防冲效果较差;平台有倾角的偏载下构件吸能特性与轴向冲击下几乎相同,吸能防冲效果理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液压支架吸能防冲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肖晓春朱恒徐军徐军李子阳雷云
关键词:冲击地压吸能特性偏载
单向卸载条件下组合煤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演化规律
2023年
针对深部巷道开挖卸荷扰动引起的冲击地压灾害问题,开展不同卸载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裂机理研究。以组合煤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力学真三轴试验机和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恒轴压卸侧压的单向卸载试验,探究了卸载初始侧向应力及卸载速率影响下组合煤岩的力学特性,通过声发射信号特征反演了组合煤岩内部不同类型裂纹扩展规律,结合振铃计数特征参数量化了组合煤岩加卸载过程的损伤程序。结果表明:单向卸载条件下组合煤岩表现出明显的张剪复合破坏特征,煤体宏观上以剪切破坏为主,岩石以张拉破坏为主,卸载初始侧向应力的增加导致组合煤岩破坏程度加剧,卸载速率的提高促进了岩石试样应力卸载方向张拉裂纹的扩展;声发射参数RA–AF的变化准确描述了组合煤岩内部不同类型裂纹的占比,组合煤岩加卸载过程中大多以剪切裂纹的形式扩展,应力卸载阶段剪切裂纹的占比随卸载初始侧向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卸载速率的提高促进张拉裂纹占比的增加,剪切裂纹占比降低;通过研究声发射振铃计数标定的损伤发现卸载初始侧向应力和卸载速率是影响组合煤岩卸载阶段损伤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卸载初始侧向应力超过20 MPa后其对组合煤岩卸载阶段的损伤基本不产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巷道开挖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与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肖晓春刘海燕丁鑫徐军徐军
关键词:应力路径组合煤岩
一种用于煤岩样品测试的加载实验装置
一种用于煤岩样品测试的加载实验装置,包括中间镂空的敞开式的刚性框架,刚性框架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水平向液压缸,刚性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垂直向液压缸,水平向液压缸用于对放置于刚性框架的中间的煤岩样品施加水平向载荷,垂直向液压缸用于...
丁鑫侯静肖晓春樊玉峰徐军雷云张宇东
含泡沫铝填充多胞方管吸能立柱防冲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吸能防冲支架已有吸能构件防冲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泡沫铝填充多胞方管结构,根据泡沫材料填充薄壁结构轴向吸能理论得出其压溃平均载荷公式,采用ABAQUS/Explicit完成了普通方管、多胞方管和泡沫铝填充多胞方管轴向冲击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普通立柱与吸能立柱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方管和多胞方管,泡沫铝填充多胞方管产生了压溃形态理想的轴对称渐进叠缩变形,变形中初始承载峰值、载荷均值与吸能量均明显提高,有效变形距离减小,载荷波动降低,承载效率提高。随泡沫铝填充率增加,构件有效变形距离与吸能量减小;随泡沫铝孔隙度降低,构件载荷均方差降低,吸能量与承载效率提高。25%填充率下60%孔隙度泡沫铝填充多胞方管是较为理想的吸能防冲构件。普通立柱受冲击后载荷激增,弯曲变形严重,立柱依靠自身变形吸收冲击能量,支护效果较差;而吸能立柱受冲击后吸能构件启动变形让位吸能,大幅度降低了立柱的载荷,吸收了外界大部分的冲击能量,避免了立柱的弯曲变形,提高了支架的抗冲击性能。
肖晓春朱恒徐军徐军李子阳雷云
关键词:泡沫铝孔隙度立柱
岩煤结构静动组合加载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为明确煤层应力集中、顶板断裂和断层滑移等诱冲条件下岩煤组合结构体破坏失稳机制,自主研制了岩煤结构静动组合加载多参量试验系统,实现了多尺度岩煤组合结构两向静-动组合荷载的独立施加,动载施加间隔可达0~2000 ms,实现了深部矿山多种动力扰动条件的模拟.同时该系统可搭载数字散斑监测系统、声发射-电荷信号监测系统,实现了岩煤结构失稳过程表面应变场、位移场和破坏失稳前兆信息监测,最后应用该系统开展了静载、侧向动载和两向动载条件下含弱面岩煤结构体滑移失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载条件下岩煤组合结构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分区破坏形式,破坏失稳时间为0.28 s,侧向动载条件下岩煤组合结构表现为整体倾出的失稳模式,破坏失稳时间缩短至0.001 s,两向动载冲击后岩煤组合结构先保持了5 s的稳定阶段,随后煤层整体倾出.荷载条件是影响岩煤结构体力学行为的重要力源因素,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樊玉峰肖晓春丁鑫徐军徐军徐军吴迪
关键词:破坏特征
功率超声促进煤体解吸增渗试验研究
煤储层的渗透率是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提高煤层气的开采量就必须致力于打开抑制煤层气运移的通道。而打开通道的关键在于裂纹、裂隙的贯穿及网络化。特别地,对目前超声增渗机理相关方面仍需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及相关的试验...
徐军
关键词:煤层气功率超声渗透率
文献传递
一种可升降旋转的自动锚喷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升降旋转的自动锚喷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喷射机,可升降旋转锚喷控制系统以及履带式行走系统,所述可升降、旋转锚喷系统可通过遥控来对锚喷的高度进行控制;所述锚喷设...
金佳旭朱磊汪北方丁鑫刘家顺刘强肖晓春徐军李祥磊梁荐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煤岩样品测试的压力腔体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岩样品测试的压力腔体结构,包括一个独立于外部加载实验装置的六面体腔体;六面体腔体的六个面上均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分别设置有垂直方向的顶部伸缩加载头和底部密封固定顶头、水平方向的横向伸缩加载头和横...
肖晓春丁鑫樊玉峰徐军侯静雷云张宇东
基于P波到时拾取的分析法与遗传算法联合定位方法与应用
2024年
针对岩石力学震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P波到时精确拾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法过滤异常到达传感器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求解联合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岩石材料的破裂面定位以及采矿工程中。为了消除传感器到时精度、传统迭代法及迭代初值选择对定位的影响,基于时频分析的改进长短时窗(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简称STA/LTA)法拾取P波到时,求解不同传感器组合分析解的逻辑概率密度函数过滤异常到达,引入遗传算法对到达清晰的震源进行定位。通过断铅、含夹层组合煤岩单轴压缩试验及定点爆破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对信号预先带通滤波后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精确滤波的基础上结合改进STA/LTA法可以大幅提升到时拾取精度;通过分析法过滤异常到达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具有全局性、不受初值影响的遗传算法对震源定位,应用于岩石材料试验以及采矿工程中可以较准确的对震源进行定位,该方法较传统迭代法、线性定位法等更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肖晓春丁振丁鑫徐军徐军徐军
关键词:滤波
岩煤接触面力学性质对组合煤岩力学行为影响机制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组合煤岩力学行为及其冲击倾向性与岩煤间接触面力学性质关系,开展了组合煤岩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岩煤间4种不同力学性质的接触面对组合煤岩强度、弹性模量、应变软化现象、声发射特征信号、能量累积耗散特征和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接触面黏结属性和破坏情况所引起的端面效应对煤岩局部变形特征及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力学性质对组合煤岩的力学性质有一定影响,完整的接触面增强了组合煤岩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提高了弹性能累积能力,抑制了峰前阶段的煤岩破裂,削弱了峰后的应变软化阶段;接触面的破坏降低了端面效应的影响作用,提高了组合煤岩的破坏程度,延长了峰后的应变软化过程;无黏结型组合煤岩试样的各项力学指标均低于其余3种接触面;建立了组合煤岩本构关系并提出了考虑接触面破坏的组合煤岩强度估算方法和接触面断裂的判定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随着岩煤间接触面力学性质的提高,组合煤岩弹性能占比提高,塑性能占比降低;厘清了岩煤间接触面力学性质对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认为接触面和煤岩相对力学性质是引起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各项指标冲突的重要影响因素。
樊玉峰肖晓春丁鑫徐军徐军徐军
关键词:组合煤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