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轮椅基础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轮椅训练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一项重要的康复训练内容。因SCI造成截瘫的患者不能长距离步行,由轮椅代替下肢进行移动。通过轮椅训练,能够强化上肢、躯干肌力,提高坐位平衡和运动功能,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操纵轮椅的技术水平,提高功能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对于他们重返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运用计算机和专业的软硬件显现仿真环境,
- 谢君杰杜宇鹏庞锦阔钮雪康吴玉玲徐守宇
- 关键词:胸腰段脊髓损伤虚拟现实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侧下肢胫前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踝关节最大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时的肌电积分值(iEMG)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的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胫前肌iEMG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康复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 吴玉玲谢君杰龚艳菲杨秋红林建强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肌电生物反馈踝关节
- 核心力量训练联合中药与腰椎推拿微调手法对脑卒中偏瘫(瘀血阻络证)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核心力量训练联合中药与腰椎推拿微调手法对脑卒中偏瘫(瘀血阻络证)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核心力量训练,每日1次,每周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减身痛逐瘀汤和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中药每日1剂,每周6剂,推拿手法每日1次,每周6次。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时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BBS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长、平衡站立时间等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步行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核心力量训练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和腰椎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瘀血阻络证)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庞锦阔杜宇鹏钮雪康谢君杰
-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瘀血阻络型
- 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分(SS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2周时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均降低(P<0.05)。与治疗1周比较,治疗2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钮雪康杜宇鹏庞锦阔谢君杰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针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急症
- 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腰中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轮椅训练中的应用
- 目的 初步观察SilverFit虚拟现实技术对胸腰中段脊髓损伤(SCI)截瘫患者轮椅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S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观察组运用SilverFi...
- 谢君杰吴玉玲蔡涵沈良册林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