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莹

作品数:14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心理
  • 4篇消费者
  • 2篇心理机制
  • 2篇心理学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比较
  • 2篇自我
  • 2篇文化
  • 2篇理学
  • 2篇混搭
  • 2篇交互影响
  • 2篇陈列
  • 2篇陈列方式
  • 1篇动机
  • 1篇动机强度
  • 1篇心理补偿
  • 1篇心理需求
  • 1篇选择项
  • 1篇融资
  • 1篇融资绩效

机构

  • 10篇南开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4篇郑晓莹
  • 8篇彭泗清
  • 3篇彭璐珞
  • 2篇李东进
  • 2篇孙鲁平
  • 1篇谢毅
  • 1篇赵平
  • 1篇文思思

传媒

  • 3篇营销科学学报...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管理评论
  • 1篇管理学报
  • 1篇心理研究
  • 1篇中国社会心理...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心理补偿的视角被引量:24
2014年
炫耀性消费行为常常被认为源自于财富的攀比,其目的是显示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本研究从心理补偿的视角提出,除财富的直接攀比外,其他与消费无关的能力领域的社会比较也会引发炫耀性消费。此时,炫耀性消费是为了弥补由于比较而产生的心理劣势和自我威胁,是一种替代性的心理需求满足工具。当这种劣势感和威胁感经由其他自我肯定途径得以应对之后,人们便不会再通过炫耀性消费行为进行心理补偿。本文通过两个实验对上述机制加以验证。实验一结果表明,与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他人进行比较(向上社会比较)之后,消费者会更倾向于将钱花费在炫耀性产品上;实验二通过测量更一般的炫耀性消费倾向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并且发现,进行自我肯定之后,向上比较对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便会消失。
郑晓莹彭泗清戴珊姗
关键词:社会比较自我肯定心理补偿
文化混搭研究:综述与展望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极大程度地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畛域,使得古今、中西等异质文化同时交织的体验变得普遍。“文化混搭”即概指不同文化元素在同一时空中并存的现象。尽管文化混搭现象在全球化视野下历历可见,然而对文化混搭作为一种心理和...
彭璐珞郑晓莹彭泗清赵志裕
关键词:文化认同
陈列方式对消费者新产品评价的影响——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0
2018年
本文探讨了产品陈列方式("按品牌陈列"和"按品类陈列")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新产品("典型品类"新产品和"非典型品类"新产品)的评价,并考察了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三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陈列方式的作用取决于新产品的类型。对于"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牌陈列"方式下评价更高;而对于"非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类陈列"方式下评价更高。(2)陈列方式通过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感知进而影响新产品的评价,即陈列方式与新产品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由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能力所中介。(3)品牌质量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对于质量较好的品牌,上述结论得以重复;而对于质量一般的品牌,无论是"典型品类"还是"非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牌陈列"方式下的评价均高于"按品类陈列"方式下的评价。本研究将从消费者角度为新产品开发和推广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郑晓莹孙鲁平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被引量:56
2014年
补偿性消费行为是指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而发生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替代的心理需求满足工具。补偿性机制作为看待行为的重要视角,可以解释许多看似不理性或不合常理的消费现象。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和归属感缺失是导致补偿性消费的3种动机来源。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对补偿性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1)根据补偿机制的不同,对补偿性消费的表现形式和类型进行细分;2)评估消费行为的心理补偿效果;3)探讨除消费外其他替代性的心理补偿方式,以及消费补偿与其他补偿方式之间的关系;4)挖掘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特点与产生机制。
郑晓莹彭泗清
关键词:自我概念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其融资绩效的影响: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基于点名时间平台上的产品众筹数据,探讨了众筹产品的创新性及其类型对融资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类型对融资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且享乐型产品比实用型产品具有更高的融资绩效;(2)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响受到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对于享乐型产品,产品创新性越高,其融资绩效越低;对于实用型产品,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郑晓莹申桐遥张慕涵
关键词:融资绩效
陈列方式对品牌延伸态度的影响:延伸匹配度与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
2018年
以往有关品牌延伸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延伸产品的具体陈列方式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本研究区分了两种常见的产品陈列方式:按品牌陈列和按品类陈列,探讨了这两种陈列方式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揭示了背后的心理机制,并且考察了延伸匹配度与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四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与按品牌陈列相比,按品类陈列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2)消费者对延伸匹配度的关注程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3)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之间的匹配度会调节这一效应,只有当匹配度中等时,按品类陈列才会提高消费者的评价,而匹配度较高或较低时,两种陈列方式没有显著差异;(4)消费者自身的创新性高低也会调节这一效应,只有当消费者创新性较低时,按品类陈列才会提高其对延伸产品的评价,而当消费者创新性较高时,两种陈列方式没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企业的新产品推广策略提供重要的管理启示。
郑晓莹彭泗清
关键词:品牌延伸陈列方式匹配度
思考视角对期待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动机强度与思考焦点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期待性购买(Anticipatory Purchase)是指消费者基于未来能够有效使用所购产品的预期,而在当下作出购买决策的行为。现有研究对影响期待性购买决策的因素探讨尚不充分。本文基于动机性推理理论,提出消费者思考视角会影响期待性购买意愿这一核心假设,并进一步假设消费者想要实现与购买相关目标的动机强度与思考未来的不同焦点会调节思考视角与期待性购买意愿的关系。本文通过四个实验对三个假设进行检验,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发现,相比当事人视角,从观察者视角思考购买后经历会降低期待性购买意愿;实验3与实验4的结果发现,思考视角对期待性购买的作用仅存在于高动机强度及过程性思考焦点条件下。本文研究结果推进了期待性购买领域相关研究,对企业营销实践改善和消费者福利提升也有重要意义。
张瑾胡赛全郑晓莹赵平
顾客关系持续时间对促销信息响应的影响——基于某大型团购网站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发送促销短信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营销方式,大量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吸引顾客进行消费,却发现很多顾客没有对促销信息做出积极响应,甚至引发了信息退订行为,因此,了解哪些顾客更可能对商家促销信息做出积极响应对于维持顾客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国内某大型团购网站提供的数据,基于顾客关系管理视角,探讨顾客关系持续时间对促销信息点击与购买行为的不同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顾客关系持续时间越长,顾客点击促销信息的可能性反而越小,但顾客点击促销信息后产生购买的可能性越大。通过引入获客方式与购买频率两个调节变量验证了疲惫效应与信任效应的影响机制,发现疲惫效应解释了顾客关系持续时间对点击行为的负向影响,而信任效应解释了顾客关系持续时间对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企业可以依此对顾客进行分类,为不同类型的顾客推送不同频率、不同内容的促销信息,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郝菀婷孙鲁平郑晓莹
“达”则兼济天下?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被引量:58
2015年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一中,被试被随机要求与学习成绩排名第一或者最后的人相比,然后测量其助人倾向。结果发现,与向上比较组和控制组相比,向下社会比较会提高个体的助人倾向。研究二通过虚构的智力测验排名反馈操纵社会比较,然后测量被试的捐款意愿。结果发现,得知测验成绩比大多数人好的时候,人们更愿意捐款。两个实验共同表明,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由个体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所中介。
郑晓莹彭泗清彭璐珞
关键词:社会比较亲社会行为同理心助人
文化混搭: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被引量:22
2017年
文化混搭指"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中呈现"的现象,是全球化背景下心理学中文化研究的新热点。文化混搭研究代表了继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心理学之后,心理学文化研究的第四个阶段——文化会聚主义心理学,并从不同方面延伸与拓展了传统的多元文化研究。已有文献从文化混搭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个体对文化混搭的反应及心理机制等角度展开了实证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晰文化混搭的概念定义和研究范畴、提炼和比较其不同表现形式、探究既有研究结论中的不一致性、比较文化元素的混搭与非文化元素的混搭的异同、采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彭璐珞郑晓莹彭泗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